風險提示稱,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監測,近期通過互聯網向個人提供小額現金貸服務的機構快速增加,部分機構不具備放貸資質,存在虛假宣傳吸引客戶、暴力催收、收取過高利息和費用(以下簡稱“利息費”)等問題。這種行為的蔓延很可能在壹些地區引發金融風險和社會問題,擾亂經濟和社會秩序。為此,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鄭重提醒提供網絡小額貸款服務的相關機構,合規發展、審慎經營,消費者應理性借貸、理性消費。
相關機構應嚴守法律底線。沒有放貸資格的,要立即停止非法放貸。具有合法放貸資格的,應主動加強自律,合理定價,確保利息和費用定價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同時,加強信貸資質審查和風險管理,履行金融消費者教育義務,如實披露信息,並對利息和費用定價進行重點提示,不得以虛假宣傳誤導金融消費者接受與其風險認知和還款承受能力不符的服務和產品。相關機構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規範貸後催收,不得使用暴力催收或騷擾無關人員。
廣大金融消費者要註意學習和了解金融知識,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在購買金融產品和服務時,應仔細閱讀和理解相關服務和產品合同條款,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避免因負債過多而造成信用汙點和經濟損失。對於明顯顯失公平的借款合同,消費者可以通過民事司法手段予以撤銷或變更,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發現非法金融活動,消費者應向相關監管部門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舉報,涉嫌違法犯罪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需要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