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和《三國誌通俗演義》把蜀漢五大重要將領並列在壹起,統稱為五虎上將。五虎將軍的原序是《趙》,按《三國誌》原書順序排列,記載於《三國誌平話》或《三國誌通俗演義》早期版本。賈敬本,先是直接封《趙》,後來又傳達給關羽《黃》;黃正富的《三國誌傳》有兩種專書,即《·黃馬·趙》和《·黃馬·趙》。《三國誌傳》中的其他書,如《項羽本紀》,也有“關馬黃章趙”的說法。明末著名文學批評家毛倫和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的兒子在他們的更正中聲明:“馬超殘暴,勇猛,足智多謀,只能當戰將,不能當大將軍。其他四人可以獨立。”史書或早期版本中有記載馬超,評價是“文武雙全,英勇無畏”。石矛父子糾正《三國演義》貶低馬超,把趙雲放在《五虎將》第三位,是不明智的,而通俗版《三國演義》則由石矛父子糾正,制止了現在的“張昭馬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