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對於個人的意義,儒家思想可以為個人提供壹套行動指南。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義。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未過時,而是以文化遺產的方式融入到現代人的價值觀中,成為除法律、宗教之外規範人們行為的行動指南。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倡導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並推而廣之要尊重所有的長者;愛自己的孩子,並推而廣之要愛護所有的小朋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有拼搏的精神。這些儒家思想仍然是人們行動的最佳指南。
二是對於社會的意義,儒家思想可以促進社會和諧。“仁”字拆開就是“二人”,說明仁就是協調兩人或多人之間的關系的。儒家提倡真誠待人,孝敬長輩,遵法守禮等。這些思想對當前的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是對於世界的意義,儒家思想可以為世界提供壹種普世價值。中國古代跟西方社會不同之處是中國不是壹個政教合壹的國家。西方的宗教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中國是以儒家思想代替了宗教的作用。中國人不是聽命於外在的上帝或者神,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而這個內心又是通過儒家思想塑造的。儒家的仁、義、禮等價值觀在現在物欲橫流、物質至上、崇拜理性的世界中顯得非常與眾不同。當前是壹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很多人在這種變化中迷失了方向。因為宗教的祛魅,西方早已宣稱“上帝已死”,人們更不知道該相信什麽,導致了精神的迷茫。而儒家的思想反而在新世紀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也許有壹天,儒家思想可以通過提煉升華,上升到全人類普世價值的地位。
最後,儒家思想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壹直到五四以前,都是作為官方和社會的主流思想,說明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至於儒家後面發展出愚忠、愚孝等負面思想,則是統治者有意引導的結果,不是儒家思想的本義。我們應該繼承儒家思想中積極的成分,揚棄糟粕的部分,讓它們成為我們個人和社會進步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