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期貨行情 - 我國未來經濟轉型的趨勢需要哪些要素?

我國未來經濟轉型的趨勢需要哪些要素?

壹、未來10年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 當前,內外都高度關註中國能否有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我看來,這取決於未來10年中國能否有效地推進發展方式轉型。 國內外環境變化使中國發展面臨新形勢。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形勢出現復雜的變化,經濟格局出現重大變動。近來,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全球經濟面臨新壹輪考驗。恢復經濟增長、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成為新時期的主要挑戰。目前看來,這次危機根源於國際經濟結構失衡,出路在於對國際經濟結構做重大調整。歷史表明,調整、再平衡是漫長的過程,並伴隨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也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復雜的外部環境。 更重要的是,中國國內需求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即發展型需求的比重逐步增加,公***產品短缺取代私人產品短缺成為突出矛盾。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化,直接引發了社會消費結構的變化,形成了改變經濟結構的現實需求。 在這個特定背景下,中國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戰。過去30年,我國以經濟總量為導向的發展方式在做出歷史性貢獻的同時,也積累了諸多矛盾,包括資源環境問題、貧富差距擴大問題等。應當說,在內外發展環境變化的大背景下,未來10年我們面臨不容忽視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新挑戰。 就是說,未來十年是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規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壹方面,如果抓住機遇,改革有實質性進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突破,那麽未來10年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8%左右的中高速經濟增長和平穩的社會發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另壹方面,如果喪失機遇,導致發展方式轉變長期停滯不前,就很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未來十年,關鍵在於以改革攻堅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體制創新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二、未來10年轉變發展方式成敗的關鍵在於改革的重大突破 在我看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改革任務繁重,挑戰巨大,關鍵在於抓住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實現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重大突破。 加快以完善生產要素市場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這就是要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市場主導的經濟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尤其是要盡快打破行政壟斷。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價格關系扭曲、結構調整不到位、資源消耗成本過高等問題,都與行政性壟斷範圍過寬、程度過深導致市場機制作用不充分有直接的關系。 加快以滿足社會公***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制改革。未來幾年,社會體制改革應著眼於實現基本公***服務均等化、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同時,要著力理順收入分配關系,真正做到“藏富於民”。 加快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主線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從30年轉型與改革的歷程看,中國發展方式轉型的主要挑戰不是經濟社會本身,而是政府轉型:第壹,政府轉型的核心是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實現政府與市場功能的良性互動。第二,必須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政府轉型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三,政府轉型要處理好政府與社會、公有產權和非公有產權的關系。第四,要建立有效的權力制衡與監督制度是政府轉型的關鍵。 三、新時期深化改革急需加強頂層設計 協調利益關系需要頂層設計。過去幾年改革的實踐表明,改革越來越受到多方面利益的制約。未來10年的改革,無疑更進入到利益沖突、利益博弈的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的矛盾紛紛顯露,盤根錯節地聯系在壹起,已經很難分清純粹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或是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 推進改革突破需要頂層設計。為此建議:第壹,重構改革的協調機制。成立中央政府改革領導協調機構;第二,加強改革立法,把改革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第三,建立改革進程的評估機制;第四,努力營造有利於改革的社會環境和輿論環境;第五,大力發展科技興國,進壹步開發新能源、新材料,經濟運行模式要追求有效率的產業增長;第六,大力推進教育、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教育要倡導人人機會平等,醫療要保證普通民眾看得起病;第七,大力推進民主建設;第八,縮小貧富差距。

  • 上一篇:溫州東基控股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我想找高手學股票。郁悶。。有技術好的請教教我成心請教謝謝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