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銅作為壹種商品,市場成熟度高,兼具金融和商品屬性,與宏觀經濟指數密切相關,是國內外投資者喜愛的交易商品。
隨著現貨投資市場的發展,現貨銅投資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接受。銅價的任何波動對現貨銅的投資者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對銅價走勢的判斷非常重要。本文將介紹影響銅價的幾個主要因素,希望能幫助現貨銅的投資者判斷銅價走勢。
如何判斷銅價走勢?
首先,根據銅的生產成本來判斷銅的價格走勢。
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煉成本,這也是影響銅價的重要因素。銅生產成本的計算在不同的礦山是不同的。最常見的經濟分析是采用“現金流保證成本”,它隨著副產品價值的增加而減少。90年代以後,生產成本呈下降趨勢。
目前內燃法煉銅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62美分/磅,濕法冶煉平均成本約為40美分/磅。目前濕法煉銅產量約占總產量的20%。國內生產成本的計算和國際上不壹樣。
第二,根據銅的供求關系判斷銅的價格走勢。
根據微觀經濟學原理,當壹種商品供大於求時,其價格下跌,反之亦然。同時,銅價會反過來影響供給和需求,即銅價上漲時,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反之,需求增加,供給減少,所以價格和供需是相互影響的。
反映供求關系的壹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為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庫存,也稱“顯性庫存”,指交易所的庫存。目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部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是國際上比較有影響力的銅期貨交易機構。三家交易所都定期公布指定倉庫的庫存。
未報告庫存,也稱為“隱藏庫存”,是指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貿易商和消費者持有的庫存。因為這些存貨不定期公布,很難統計,所以壹般用交易所存貨來衡量。
第三,根據主要銅生產國和消費國的政策判斷銅價走勢。
智利和美國是世界前兩大銅生產國,占世界銅產量的40%。美國的銅集中在西部,亞利桑那州占全國產量的65%。美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其次是俄羅斯和日本,約占世界消費量的50%。其他主要消費國是英國、德國和中國。這些國家的銅進出口或關稅政策也會影響國際銅價。
第四,通過匯率的變化判斷銅價的走勢。
國際銅交易壹般以美元計價,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銅價也會受到匯率的影響。但是,決定銅價走勢的根本因素還是供求關系。匯率因素無法改變銅市的基本格局,可能只會對短期波動區間產生影響。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是可以分析的因素之壹。
五、根據銅工業發展趨勢的變化來確定銅價的走勢。
銅的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銅工業的發展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電氣行業在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的銅消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建築行業管道用銅量大幅增加,成為第壹大行業。因此,美國的房屋開工率成為影響銅價的因素之壹,投資者可以關註這壹經濟指標。
作為壹種重要的金屬原材料,銅的需求與全球經濟正相關。現貨銅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全球經濟的發展來判斷銅價的走勢,進而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