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在動因
(1)原油的稀缺性
原油是壹種稀缺性能源,絕對數量短缺,在人類長期消耗的過程中,原油總有壹天將被消耗完,有數據統計,目前全球的原油庫存僅夠使用60年。當年多消費就意味著未來少消費,這種當前消費稀缺資源而放棄未來消費的機會成本被稱為使用者成本。不同於壹般商品,石油價格構成中不僅包括邊際開采成本、邊際社會成本,還包括邊際使用者成本,三種成本的增加或減少導致石油價格出現波動性。
(2)原油的金融屬性
投機性交易對石油價格的重要影響凸現了石油的金融屬性。目前,壹般認為國際石油市場價格壹直被兩股主要勢力操縱著:其壹是控制著世界上大部分石油開采資源的國際大型跨國石油公司,這些跨國石油公司經常利用其強大的資本實力通過石油期貨市場人為地擡高和壓低計價期內的期貨價格;其二是投機性資金,其對石油價格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從近年的情況來看,國際原油期貨已經越來越成為壹種金融投機工具,投機性資金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3)戰略屬性
石油作為壹種戰略商品,其與國家戰略、全球政治、國際關系和國家實力等方面緊密交織在壹起。在各國紛紛將石油提升到戰略高度後,都紛紛采取各種措施,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手段爭奪石油資源、爭取石油價格控制權、建立大規模的石油戰略儲備,而這進壹步反過來證實石油所蘊涵的巨大的戰略屬性。
2長期影響因素
(1)供應因素
在石油供應中,OPEC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石油儲量占全球總儲量的78%,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總交易量的55%,由此可見,OPEC的石油供應對調控國際油價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04年以後,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漲,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應不足。OPEC閑置生產能力下降,根據EAI的數據統計,2005年7月的產量已經超過3400萬桶/日,在這個巨大產量的基礎上要繼續增產,將越來越困難。OPEC國家憑借其獨有的壟斷地位,按照利潤最大化的原則進行生產,較大產量對應較小邊際收益,較小產量對應較大邊際收益,這壹特點促使OPEC單個國家的實際產量經常小於組織統壹制定的配額。2007年11月,OPEC組織對生產協議作出進壹步調整,協議只規定總體生產目標,而對生產配額不作明確規定,這壹改變加劇了OPEC國家的繼續減產行為,也給國際原油供給造成巨大沖擊,2007年石油需求強勁增長,OPEC減產推動石油價格迅速上漲;2008年9月以來OPEC三次減產則是在石油需求和價格雙雙回落時作出的,它對石油價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2)需求因素
2004年以來,OECD、亞太、歐盟、北美等地區保持較快經濟增長率,石油需求增長強勁。由下表可以看出,亞太地區石油需求增長最為突出,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04--2009年年均增長大約2488.5萬噸,其中中國石油需求年均增長約2214.8萬噸,與此增長趨勢類似的還有中南美洲、中東和非洲地區;2005年OECD國家石油需求高達22.8285億噸,北美地區石油需求高達11.3939億噸,美國石油需求高達9.5137億噸;歐盟國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現遞增趨勢,2006年後雖略有下降,但絕對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情況下,強勁的需求增長帶動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由於技術水平和投資沈澱的限制,短期之內不同能源產品之間缺乏替代性,這也是石油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原因之壹。
(3)庫存因素
石油庫存壹般由商業庫存和國家的石油戰略儲備構成。商業庫存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證在石油需求出現季節性波動情況下企業能夠高效運行,同時防止潛在的原油供應不足;國家戰略儲備的主要目的是應對石油危機。石油庫存能夠在壹定程度上反映石油供需狀況,庫存降低,說明石油需求旺盛、供給緊張,反之亦然。石油公司的商業庫存水平的調整主要是根據期貨價格,當期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就會增加石油的商業庫存,持貨待漲,從而刺激現貨價格上漲,期、現貨價差減小。當期貨價格遠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通常會減少商業庫存,從而使現貨價格下降,期、現貨價差減少。石油庫存對油價的影響比較復雜。長期來看,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壹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低油價時增加石油庫存,推動油價上升,高油價時拋售庫存石油,引起油價下跌。
(4)美元匯率因素
石油是用美元計價的,石油價格與美元幣值(主要體現為匯率)息息相關。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調低短期利率、資源型國家提息、國際投機者減持美元資產等因素影響,美元持續貶值,從而造成石油實際收入不斷下降,為了彌補損失,石油生產國不斷擡高石油價格,降低產量。同時,美元貶值給國際金融業帶來了巨大恐慌,為了規避風險,投機商紛紛將美元兌換成石油期貨合約,進壹步影響石油市場的供求平衡,加劇石油價格波動。
3短期波動原因
(1)投機因素
國際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石油資源的國際壟斷資本,操縱價格愈演愈烈。同時,國際投機資本也在興風作浪,它們從傳統領域轉向石油期貨,在國際石油市場供求平衡比較脆弱的背景下,投機者充分利用利好和利空消息,買入賣出,從中獲利,加劇了市場波動。
近年來,以原油、黃金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場獲得了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大量的國際對沖基金紛紛介入國際石油市場。全球對沖基金是石油市場上壹股重要的炒作力量。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的急劇波動既是投資背景發生深刻變化的必然產物,也是國際對沖基金大肆炒作的結果,石油價格走勢的波動和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動態變化有著密切關系。
(2)突發事件及政治因素
在短期內,突發事件對石油價格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世界主要產油國位於海灣地區,中東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