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鋪老板李老師給筆者留下的印象與眾不同。炒期貨18年,他曾賠掉幾十萬,但找到秘訣後,連續13年保持了40%的收益率。
連續6年每年收益40%
李老師曾是成都無線電壹廠的工人,下崗後幹過多種營生。午後的陽光下,點燃壹支煙,李老師回憶起他的期貨征戰生涯:“我從1996年就開始做期貨,最初是抱著掙大錢的心態入市。哪曉得偷雞不到蝕把米,開冷淡杯掙的幾十萬全賠在期貨上,惹得老婆父母都罵我。真正在期貨上掙錢是在2002年過後,每年收益穩定在40%。壹旦賺到40%,我絕對收手不幹,利潤拿來消費,補貼家用。”
掙實在錢把期貨當現貨做
長期以來,期貨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血腥暴力,虧錢是常態,能在期市上掙錢難於上青天。李老師連續多年穩妥盈利的訣竅是什麽?最重要的是把期貨當現貨做,取消保證金杠桿。
李老師放在期市上的資金接近13萬元,即便開三成倉位,也不至於每次只下壹手單,動用的資金不到2萬元。對於筆者的疑問,他解釋說:“期貨市場由於有杠桿作用,掙錢容易,虧錢更快。2002年之前,我經常看對行情賠大錢,虧損嚴重與每次下手重有關,壹次下單幾十百把手。倉位壹重,自然扛不住盤中波動。2002年想通後,我就把期貨當做現貨做,取消杠桿交易,這中間的好處是什麽?永遠都不可能爆倉。壹手銅全款5萬元左右,13萬元的資金只能做兩手,我每次實際動用資金不到2萬元,提前設好止損點,下單前就清楚自己能虧多少,對風險做到心中有數,這才叫做踏實事,掙實在錢。”
炒期貨,心態第壹技術第二
期貨市場七人賠兩人平壹人賺的規律壹直存在,李老師的技術在老期民中只算中等,並無突出優勢。他究竟有什麽過人之處呢?
很多期民可以把期貨技術面做到很好,講起行情來頭頭是道,技術分析也很精通,可實際交易效果卻不盡人意,原因何在?李老師分析道,“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的性格、心態、悟性等方面沒有運行透徹了解,而僅僅是為了交易而交易,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擅長什麽交易,自然不會有好結果。”
李老師的壹句總結壹下讓筆者深有感悟:“看不清自己比失敗更可怕。要長期做交易,心態應該放在第壹位,技術第二。首先不能貪心,其次守紀律。大道至簡,就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能夠做到位,期貨市場自然就成了提款機。”
李老師炒期貨心得總結壹下
1、壹旦賺到40%,我絕對收手不幹,利潤拿來消費,補貼家用。
2、把期貨當做現貨做,取消杠桿交易,永遠都不可能爆倉。
3、提前設好止損點,下單前就清楚自己能虧多少,對風險做到心中有數,這才叫做踏實事,掙實在錢。
4、看不清自己比失敗更可怕。要長期做交易,心態應該放在第壹位,技術第二。首先不能貪心,其次守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