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本人進入市場有五年多了爆倉的次數已經記不住了,好在自己本錢並不多,和有錢的比起來我算是毛毛雨吧,但是對於壹個農村的我來說已經是壹筆大數字了,成功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怎麽才算成功,對於現在我來說穩定盈利就是算成功了,不會沒有章法沒有計劃的亂做壹通了。我個人現在感覺做交易是件無聊的事情,無非就是等,然後還是等等等
我是2005年入市,職業操盤了10年,前幾年給市場交學費,從第五個年頭開始賺錢至今,房產,財產,都是從金融市場賺來的。成功的感覺還是很不錯,但是過程艱辛。雖然不是呼風喚雨,但是很多事情,是靠物質生活決定的。有錢不壹定100%幸福,但壹定可以解決95%的痛苦。無論成功與否,低調生活,平和 健康 ,才是最後的歸宿。
首先,關於成功的定義,妳認為什麽是成功。炒期貨的話賺1000萬是成功,還是賺壹個億是成功,還是賺十個億是成功呢?
?
期貨和股市最本質的壹個區別就是,期貨可以屌絲逆襲,實現快速成功的壹個場所啊,因為期貨市場是保證金交易,大多數都是1:10左右,所以說可以用很少的資金快速實現自己資金的壹個積累。
?
那麽這種積累有正確的方法就可以成功,以前期貨大佬無論是做棉花、銅、橡膠等也都暴富過,壹些小散有很多做的比較成功,比如說100萬進去,壹個億出來,再後來壹億在做到十個億,這種也僅僅是在兩三年就能做到壹個位置,所以這種快速成功和財富積累,他必然面臨人性方面的壹個考慮,就是人在大量積累財富之後,有壹個內心的膨脹。
?
關於這個內心膨脹,很多人就會迷失了方向,比如說最開始利弗莫爾,他在做空做空美股的時候,1929年也是在壹周之內賺了壹個億美元,那麽這面對壹個億的這個巨額的財富,相當於大概現在是1000億美元左右,所以這樣壹個巨額財富,不知道該怎麽去處理也好,或者說未來的方向沒有去規劃好,就會有壹個迷茫期,所以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有壹個大的格局。
?
有壹個大格局的,即便是妳有財富的快速積累,也能承受得起。因為很多人,就比如說無論去彩票中獎也好,壹夜暴富也好,還有暴發戶也好,還有其他的那些生意快速積累的這些人,他其實本質上都是壹樣的,因為這些財富快速來了之後,如果說妳自身承受不住,那麽對自身也會有壹定的反噬,就是我們所說的這個財旺身弱財傷身,然後自己沒有條件去承受這些財富和其他獲得的這些積累。
?
所以成功,其實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成功之後應該怎麽去做,厚德載物,不要光想著怎樣去揮霍。
感謝 益學期 朋友的邀請.
在我看來,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只要沒有退出市場,就不能算是成功。
用4萬半年做到1450萬,算是成功嗎?
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樣要是不算成功,那就沒有能算得了成功的啦,的確不錯。做期貨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既然賺到了錢,目標實現了,應該算是成功吧
就像我剛開始回答的那樣,如果妳沒有退出市場壹天,都不能算是成功,換言之,賺到的錢沒有落袋守住,沒有最終屬於妳,都算不上是成功。
上面用4萬半年賺到1450萬,是武漢的壹名小學教師,偶然的因素進入到市場中,正好趕上豆油期貨單邊連續上漲,直接大賺特賺。
最後因為超出了她的財富承載範圍,豆油後期的行情回落下來,只剩下不到6萬塊錢,人也抑郁了。
個人是這樣,那麽機構客戶呢,我來告訴妳,和個人其實沒什麽兩樣。
常在期貨市場,壹旦風險失控,壹定會是大災難,甚至是滅頂之災,因為這裏面不但虧自己的錢,還會虧掉客戶的錢,這樣的虧損個人尚且無法承擔,況且是以投資穩健著稱的機構呢
丟掉客戶不說,私募資金的牌子也會受到直接影響,恐怕後期再難從這個市場上募集到資金了,基本上是窮途末路差不多。
廣州銀潤投資的總經理劉增鉞,曾經獲得全國日報實盤大賽第二、三屆優勝獎,曾經創造了壹年40倍的收益,就連旗下三只私募產品。
2013年均取得了80%以上的收益率,應該算是高段位的成功者了吧,無論是個人實盤交易、還是管理的產品,出色的盈利說明了壹切。
2014年,重倉做多膠合板遭到貿易商、生產商圍剿,增鉞壹號資金不足的情況下,調動增鉞2號產品的資金補倉1號,結果兩只產品遭到同時絞殺,巨幅虧損87.5%,直接清盤,從此江湖再無傳奇。
在期貨市場多年,見過太多人的“成功”,壹年數十倍的、也有做短線壹個月翻壹倍的。
這些都不足為奇,發現能夠真正存活下來的人太少,可能很大程度上與心態有關,畢竟賺錢的人,都想賺更多,沒有人想賺少。
可很有意思的是,往往穩健收益的高手,都是收益率出奇的低,年化可能百分之十幾,多數的交易者對此嗤之以鼻,心理看不上,覺得自己壹筆交易可能就賺的比這多的多。
卻不知,復利的增長是很可怕的,這些人就是看到了這壹點,所以才能存活這麽久的。
在我看來,想要長久的成功,需要做好兩件事:
壹、把投資當成壹份事業,規劃好時間
如果真的能把投資當成壹份事業,就不要急於成功,甚至面對超額的收益,會心生不安,這種機會很少,很有限,今年有了,明年有嗎,後年呢
壹次暴利很容易打破交易者的心理架構,只要穩定,才能持久,但不是人人都能面對這樣的收益能輕易得到滿足的。
如果能有壹筆的收益實現了50%,就會寄希望於每壹筆交易都會這樣,即使沒有這樣的機會,也會預測、幻想,即使行情已經不符合規則,甚至止損,也會因活幻想而留在市場中。
很多人的大幅虧損,往往都是發生在大幅盈利之後。
二、保持平常的心態
只有保持平常心,才不會時刻想著賺大錢,賺超越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不會把每壹筆交易都當成暴利來對待,這樣就容易失去了規則的執行、變形。
交易最忌諱的就是隨意性改變原則,每壹筆交易都是壹個新的開始,這樣才不會壹筆大的虧損,把之前的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
只有保持平常心,耐心看待市場,只賺取規則內給與的利潤,可能才能在這個市場中做長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講。就是頓悟的感覺。好像有壹層不透明的窗戶紙。突然被捅破了。就有壹道光射了進來。從此那道光就指明了我們的未來之路。
看問題和看事情都變得豁然。知道壹切事情都有它的規律。對與錯,盈利與虧損都只是壹種結果。無論哪壹種結果,我們都可以釋然的接受。
更懂得了愛。知道要愛自己,要愛家人。要愛眾生中的壹切。知道要接受自己的缺點。也要包容他人的缺點。
明白了,強中自有強中手,壹山更比壹山高。學習永遠沒有止境。
盈利是老天給的。運氣加努力。才能得碩果。
今天無論結果怎樣,明天還得繼續。
其實,做期貨成功哪有固定的標準呢!交易成功只有身處不同的階段。到死的那壹天才能定義成功,其他都算壹直在路上。
不同的階段對待交易有不同的感受。
最初的時候,恨不得天天做交易看行情研究盈利之道。最討厭周六周日。最討厭節假日。別人放假都是高高興興的,咱們這些“賭徒”們和丟了魂壹樣。腦子裏不停的想交易的事,連做夢都想。這個階段叫“財迷心竅”階段。
經過長時間的琢磨有了壹套自己的交易系統。開始對待交易沒那麽熱心了,甚至有壹種無聊感和厭煩感。還有些等待中的孤寂感,也許等了壹天都沒開壹次倉。
壹切工作就是等待開倉信號出現,然後開倉,然後等待止損或者拿到睡覺前止盈。這種日子並不怎麽好過,大錢賺不了小錢懶的賺,重倉又沒膽輕倉熬的慌。每壹個交易行為看起來都笨笨拙拙的,從理論到實踐,從心理到行為都不是那麽合絲合縫。這個階段叫“金融民工”階段。
任何壹種技能練到高級階段都是“行雲流水”壹般的,自己這套交易系統會越來越精細,就像裝扮自己的房子壹樣。越精細的交易系統越與自己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習慣合絲合縫。壹個好的武器是用起來得心應手,耍起來隨心所欲。
最後,交易哪有成功壹說!交易就像爬山,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感受。這個感受壹直朝著精細化的方向前進,朝著內化成本能反應的方向前進。
期貨市場永遠是沒有硝煙的戰鬥,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能夠在市場賺到錢的,但永遠只有少許幾個人成為市場的贏家。尤其是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大幅波動行情,讓交易者深知市場慘酷無情。那麽在市場賺到大錢成功的交易者是什麽心態呢?應該還是對市場懷有壹顆敬畏之心,為人處事謙虛低調,言行壹致,表裏如壹,仍然熱愛市場交易,熱愛學習。並不是賺到錢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因為只有做人的境界格局提升才能決定在市場走多遠,飛多高!
這條路的成本代價非常的高。
第1個層次,妳能不能走出來賺到錢,這個概率不高。
第2個層次,期貨賺錢沒有問題了。妳的風險在於,把自己的格局越做越小。心裏只有錢,只有自己,只有物欲。最後妳會發現,身邊可以交流的人很少,因為妳不需要別人,自己就能把錢賺了。當妳只會賺錢,而對 社會 對他人沒有幫助提供不了價值的時候,妳就窮的只剩錢了。
錢是個中性詞,錢本身沒有錯,最重要的是掙了錢怎麽用。在自己的生活滿足了之後,錢還是要多用在幫助 社會 上面。千萬不要沈迷於豪車美女洋房。
首先得先定義壹下,怎樣才算期貨成功呢?沒有標準的,對吧!
再來就是,成功是別人說的,還是自我感覺呢? 自我感覺成功的期貨人,是真的成功嗎?首先我覺得這種心理就是失敗啊。。那別人說的成功,是成功麽?
我自己期貨還不能穩定賺錢,但是我見過很多賺貨們,感覺他們每天和我們沒什麽區覺,勤勤懇懇,嚴格自律,守著自己的壹畝三分地,只參與自己看得懂的行情。
題主是不是覺得付海棠那樣的期貨人算成功,其實我對他是否真賺錢很生懷疑的,他那種高調到處跑專場,並不符合我對成功期貨人的理解。
做期貨成功以後,妳的就會變得孤獨,因為沒有人會理解妳說的,人的思想層次不壹樣格局不壹樣怎麽會和平常人談的來嗎,高人永遠是孤獨的,因為它占少數。當然妳會經濟了如之掌,可以提前預知以後走勢,十年的三十年的都可以,也很少和別人談起因為他們聽不懂。這時候妳對儒釋道完全通了,壹通百通對宇宙人生都有深層次的認識,這時候的心靈與自然開始知行合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