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五四運動爆發後,陳玉侯積極投身反帝反封建鬥爭,參加瓊崖十三屬學生會,宣傳新思想新文化。同年秋,陳玉侯畢業後,被任命為瓊東加文小學校長。他經常向學生和社會青年宣傳愛國思想,揭露社會黑暗。1921年冬,陳玉侯辭去校長職務,回家種植橡膠、檳榔、益智等作物,在村邊開了壹家小雜貨店,作為傳播革命思想的場所。1924年春,嘉積農工職業學校開學,陳玉侯被當選的瓊東縣縣長王大鵬任命為教師。受革命風暴的影響,陳玉侯到大革命的中心廣州,系統地學習革命理論,進壹步提高了思想覺悟。1926年加入中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人民和革命群眾,各地黨組織被迫轉入秘密活動。陳玉侯被中共廣東區委送回瓊崖,組織武裝鬥爭。到瓊後,被派往木瑞山南側的定安五區(今瓊海市萬全、石壁鎮)開展革命活動。以光耀村為聯系點,先後與梁炳書、王會東、周殿默、林天德、姚國強等發展革命隊伍,收繳槍支彈藥,擴充武裝,打擊瓊東、定安等地的反動民團。他經常率隊進攻並伏擊嘉積、陵口、文曲等守軍據點,戰術巧妙。反動民團頭目對陳玉侯恨之入骨,到處張貼告示捉拿他,聲稱“捉到陳玉侯者賞1000楊光,殺頭者賞500楊光”,並揚言要摧毀他的家鄉光耀村。
3月20日,1928,甘家楚,梁振秋,李等。,嘉積城守敵集結於嶺口、葉子寨據點,分三路“包圍”光耀村。陳玉侯率領紅軍部隊利用有利地形,與敵人激戰壹整天,敵傷亡6人,我方傷亡20余人。在敵眾我寡、我軍武器裝備優於我軍的情況下,陳玉侯率部撤退,轉移到三十六洞山區休息。兇殘的敵人制造了令人震驚的“光榮的悲劇”,槍殺了的妻子王等32名無辜的農民,放火燒了他家的3間房屋和村裏的120間房屋,搶走了大量的財物和牲畜。
1928年8月12日,陳玉侯出席了中共瓊崖特委在樂惠第四區(今瓊海市)高朗村召開的瓊崖第壹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會議成立了瓊崖蘇維埃政府,陳玉侯當選為委員,負責財政工作。他親自起草的《臨時土地法》和《工商稅務條例》頒布實施後,受到人民的熱烈擁護。165438+10月,中共廣東省委擴大會議確定了以城市為工作中心的錯誤方針。認為瓊崖紅軍反“圍剿”鬥爭受挫的原因是該市的工運、軍運沒有搞好,要求瓊崖特委遷至海口。陳玉侯、王文明、梁秉樞堅持留在農村革命根據地繼續鬥爭。同年底,陳玉侯、王文明、梁炳書等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紅軍領導瓊崖克服各種困難和幹擾,進入定安縣木瑞山,開辟了新的革命根據地。母瑞山森林茂密,地勢險要,食物匱乏。陳玉侯不得不動員幹部和士兵采摘野菜和野果來充饑。因為環境惡劣,病人多,生活很艱難。看到這壹幕,陳玉侯決定偷偷回家,賣掉3畝稻田和65438000株橡膠和檳榔,總共600楊光。他把木瑞山作為經營小兵工廠和醫院、解決生活臨時困難的費用,還帶著大兒子陳紹堅到木瑞山參加革命。瓊崖蘇維埃政府在木瑞山北側的邊城召開緊急會議。會上,陳玉侯提出三點建議:擴大革命根據地,爭取群眾支持;自己動手,開荒生產,自救;建立後方醫院。王文明和其他人采納了他的建議,建立了三個農場。陳玉侯還親自帶隊,在木瑞山北部和西部拓展了文南、大山、棒好、滾三、浮南陽、南冕山等6個鄉鎮蘇維埃政府。在他的指引下,浮南陽成為了木瑞山的“後方糧倉”。
1930年6月,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逝世。在王文明烈士追悼會上,陳玉侯號召全體軍民化悲痛為力量,團結壹致,嚴厲打擊敵人,爭取新的勝利。他的話穩定了軍隊的士氣,在全體軍民的努力下,方圓的幾十裏母瑞山換上了新裝。兵營、學校、兵工廠、醫院、農場、消費俱樂部和劇院已經建成。
1932年8月,國民黨反動軍隊陳漢光旅侵入瓊崖,“圍剿”木瑞山革命根據地。9月13日,陳玉侯的兒子、兒童聯盟主席陳紹建在報道群眾轉移時被槍殺。當日,陳玉侯在南棉山坡圩村與敵作戰時,因子彈用光,與敵肉搏時倒在血泊中。他的頭被敵人砍下,在43歲時得到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