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度自信:高估自己的判斷,過度自信。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聲稱對某件事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概率只有70%左右。
②厭惡損失: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機之壹,而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對“趨利”和“趨利避害”的選擇是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然後再獲取利益。Markowitz首先註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後來的實證研究進壹步表明,人們在金融交易中內心的利益平衡是不平衡的,給予“避免傷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尋求利益”因素的兩倍。
③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位置消費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是與他人進行空間比較的。可見,人與人的交往對每個人的決策行為都有很大的影響,追求時尚和從眾心理是最突出的特征之壹。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經濟學家已經開始將這壹特征作為重要的投資決策因素。
(4)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即使決策結果相同,如果某種決策方法能夠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對於投資者來說,它仍然優於其他決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