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期貨行情 - 分析我國石油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

分析我國石油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原因

1.國際石油“需求動蕩”將會威脅到我國石油安全

國際能源署日前表示,2005年的石油需求增幅將會較去年創紀錄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依然脆弱的全球石油供應鏈仍有可能再次重演2004年需求動蕩的壹幕。國際能源署在月度報告中表示,去年的需求暴漲完全出乎市場人士預料,因此難以排除今年再度出現意外的可能。預計2005年的日原油需求量將增加140萬桶,低於去年的265萬桶。2004年的原油需求增幅是1976年以來最大的,幾乎是最初預期的兩倍。同時,美國東北部的寒冷天氣及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可能再次削減配額的擔憂推動紐約期交所石油期貨再度逼近每桶50美元大關。二月份交割的輕質低硫原油報每桶49.26美元。目前外界猜測,由於夏季駕車季節前需求通常疲弱,歐佩克可能進壹步削減產量,以推高油價。但國際能源署將第二季度對歐佩克石油的需求量調整到每天2680萬桶,僅略低於該組織目前日產2700萬桶石油的產量上限。國際能源署的報告稱,挪威、加拿大和俄羅斯冬季的惡劣天氣將增加全球對歐佩克石油的依賴程度。由於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需求增量占全球41%——這壹比例在今年還會增加,國際石油“需求動蕩”也將威脅到我國石油安全。

燃油稅不開征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2.燃油稅不開征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曾曉安表示,國家將結合當前形勢,根據節約能源和道路交通稅費改革的總體要求,不斷完善燃油稅的改革方案,擇機開征燃油稅。燃油稅開征受阻於“擇機”長達10年之久。1999年通過的《公路法》修正案,將開征燃油稅正式列入法案,上升到法律層面。隨後出臺的《交通和車輛稅費改革實施方案》,對我國燃油稅的納稅人、納稅環節等都做了明確規定。當燃油稅的推出看起來順理成章的時候,卻壹再擱淺。

此前,許多人把燃油稅不能開征,歸結為油價太高,這種托辭顯然難以令人信服:第壹,世界上沒有壹個國家在開征燃油稅的時候,將低油價作為必要前提。第二,油價的變化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油價的高低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實際上,國內外油價本身就是壹個互動關系:國內油價高的時候,國際油價更高,國內油價相對而言仍是低的(如目前的情況);國內油價低的時候,國際油價更低,國內油價相對仍然是高的(如2006年和去年年初,國際油價下跌而國內油價不調整)。

3.汽車產業發展威脅我國石油安全

在第五屆長春汽博會期間舉辦的中國汽車·長春論壇2007峰會上,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的專家王忠宏公布了壹項研究數據,數據顯示,到2020年,即使嚴格控制下中國石油需求量仍將翻番,同時,機動車耗油量占石油比重將不斷增加,將由2000年的三分之壹增加到60%,屆時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17%。快速增長的汽車工業對中國石油供應安全構成挑戰。

  • 上一篇:二十天期貨
  • 下一篇:贛州尋烏貿易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