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在廣東被稱為“酸枝”, 長江以北則稱作紅木,與黃花梨同屬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亞科黃檀屬,產於印度、泰國、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是現在最常見的壹種硬木,在清中期後被廣泛使用,是珍貴樹種之壹。
紅木心材橙色、淺紅褐色、紅褐色、紫紅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勻,深色條紋明顯,材質堅硬、耐磨、沈於水。紅木有新老之分。老紅木近似紫檀,但光澤較暗,顏色較淡,有香氣,但不及黃花梨芬郁。新紅木顏色赤黃,有花紋,有時頗似黃花梨。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壹帶俗稱"酸枝木"。紅木木質堅硬耐用。紅木是優質硬木,其品種和名稱多達幾十種:如酸枝、紅木、老紅木、新紅木、香紅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老紅木近似紫檀,但光澤較暗,顏色較淡,質地不緊密,有香味。
樟木:
有香氣,能防腐、防蟲,材質略輕,不易變形,易加工,切面光滑,油漆後色澤美麗。
柚木:
柚木樹幹通直圓滿,成樹高達40至50米,是生在印度、緬甸、泰國的馬鞭草科半落葉大喬木,是東南亞的特有樹種,曾被緬甸封建王朝欽定為皇家木料,是“緬甸國樹”。
柚木使用範圍廣,主要適用於船舶、高級家具、車輛、橋梁等,是松木、杉木、案樹所無法替代的珍貴樹種。今天,這種珍貴的樹種打動了廈門市企業家的心,加州富山工程林業開發公司總經理陳力,將“緬甸國樹”大規模落戶閩南,準備營造20萬畝柚木林。
今年,參觀了柚木林基地後,不禁佩服陳力先生的遠見卓識和膽識。據中國著名生態環保學者、中科院蔣有緒院士介紹,柚木適合閩南土壤和氣候特點,成活率高,從生態環保意義上講,它可以綠化荒山,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減緩溫室效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世界木材資源日益短缺,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急需發展林業生產。從國民經濟的發展角度講,20萬畝柚木林將是閩南的壹座“綠色銀行”。
當記者問到,為什麽想投資柚木種植時,陳力說:“多年前,我隨中國農民企業家訪問東南亞,就對柚木種植產生興趣,原因在於柚木是速生優質喬木。”1997年3月陳先生就在南靖試種,柚木在壹天內成長高度最快時達4.8厘米。美國韋斯特瓦科公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裏培育的楊樹和巴西木,在不到2年時間高達6米,而在閩南實驗的柚木在壹般的土地上,壹年半內竟長高至7至8米。如果每畝種88株,第六年的間伐就已連本帶利收回了投資,收益率是其他經濟林木望塵莫及的。陳力說:“我們種了6年柚木,幾經挫折,才醒悟到科技造林的重要性,聘請專家後,造林的成功系數才大大加強。”
種植柚木的經濟效益很可觀。據陳力介紹,目前全球最大的柚木產區緬甸,每年只對柚木期貨進行幾次拍賣,世界上對柚木需求大大超過供給。柚木(約合壹立方米)的價格可拍賣到4000美元以上。據專家預測,21世紀初期,國際柚木原木與鋸材市場容量約為500萬至1000萬立方米,而目前市場占有量僅約5萬立方米。至於國內,目前柚木的市場供應量趨近零。據統計,我國柚木林粗放經營面積約4000公頃,全為中幼林,至主伐時,年產量也不過十幾萬立方米。然而,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國內柚木需求將達0.16億立方米。
以往林業由國家包辦,經濟效益慢。企業化、集約化、工業化大生產帶來了全新的概念,使寶貴的土地資源得到最佳配置,產生最好效益。目前加州富山工程林業開發公司已培育了幾十萬株8014高級柚木苗,今年植樹節前,他們為廈門海滄提供了壹大批苗木,作為公路的綠化。
陳力說:“公司與基地的農民與周邊社區有著良好的互動關系,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對社區有所幫助和帶動。”社區的支持是企業生存和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今年,他們公司還將通過大規模發展林業生產的示範作用,帶動農民合理種植柚木,保護資源,與自然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