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財經評論員的思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為什麽原油價格在下跌,我們的石油公司卻在害怕?
原因很簡單,因為會虧錢!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誰會受益?對於用油企業、行業和消費者來說,主要是有利於車主,因為國內油價下跌,用油成本下降。所以下遊用油企業和車主最希望油價下調,加壹箱油能少幾十塊錢,心裏就美滋滋的。
隨著石油成本、運輸成本和價格成本的降低,低油價有利於降低中國經濟運行成本。
但油價下調對石油生產經營企業,也就是對國內三桶油是不利的,因為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會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利潤大幅減少。
數據顯示,壹季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0月初的每桶65438+68美元跌至3月底的每桶23美元,期間每桶下跌超過40美元。美國石油期貨出現了負油價。
如此可怕的下滑,直接打擊了石油石化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效益。
第壹,從產量上看,國內石油石化企業的原油開采成本比較高,應該在40美元以上,否則不會出現40美元不調整的地板價。
油價暴跌後,勘探、煉油等業務的收入和成本會倒掛,即成本會高於零售價,即開采壹桶油就虧壹桶油,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
這個時候勘探、煉油等業務不能簡單關停,因為關停和重啟的消耗更大,也不利於國家的能源安全,所以不能簡單關停和簡單進口。
第二,從零售來看,現在受疫情影響,成品油銷量也大幅下降,壹季度成品油銷量也下降了20%以上。油賣得少,便宜,利潤少;同時煉油也是虧損的,國內油企當然害怕。
其實不光是國內企業,各國石油企業都在擔心。
幸運的是,當中國設定40美元的底價,即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時,國內油價最高零售價格不會下調。而且國內油價每10個工作日調整壹次。
否則如果原油價格大起大落,恐怕現在三桶油都要哭死了,因為會丟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