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期貨行情 - 牢牢守住多少畝耕地的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什麽樣的農田

牢牢守住多少畝耕地的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什麽樣的農田

強國必先強農,強農才能強國。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這體現了黨中央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極大地鼓舞了“三農”工作者的精神。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為穩定基本盤、邁出新步伐指明了方向。其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中之重。糧食安全的保障得益於我國“地上儲糧、科技儲糧”的實施。要抓住耕地和種子這兩個關鍵點,建設高標準農田夯“耕”基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穩飯碗。

把糧食藏在地裏,要求高標準農田的產出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牢牢守住6543.8+0.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將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萬物生於土,有土有糧。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2022年全縣糧食總產量49.22萬噸,較正常水平穩中有升。“豐收的背後,高標準農田建設功不可沒。”安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瑞江認為,高標準農田的目的是實現農田質量高、產出能力高、抗災減災能力強、資源利用率高。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縣已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6.52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約52萬畝,實現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域覆蓋。

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高標準農田裏的基礎設施。(河南省安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安陽縣是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壹個縮影。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的目標”。沒有農業大國,就沒有現代大國。

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到2022年底,我國將建設高標準農田6543.8+0億畝,建成後高標準農田平均糧食生產能力將提高6543.8+0%至20%。

如何轉型成為農業強國?在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洪宇看來,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不僅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強國,要充分體現中國的國情和農業狀況,既註重發展農業生產力,又不斷改善農村生產關系。既要滿足人口大國糧食的充分供給,又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要求。”張洪宇說。

科技藏糧成就種業振興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種業振興行動要有成效,國產品種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和增產的有效突破口,對保障糧食安全和增加種糧農民收入至關重要。

在小站稻主產區天津市寶坻區,近50萬畝小站稻今年迎來豐收。“金源U99”、“天龍619”等優質水稻品種,使平均畝產達到695公斤。

"與前幾年相比,這裏的平均畝產量增加了兩倍多."寶坻區種糧大戶王瑞東說,今年水稻豐收全靠技術人員“看”出來的。“從旋播開始,每個環節都有專家來指導。今年引進水稻橫向深施肥技術,大大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把我過去鹽堿嚴重的土地變成了高產田。種植‘金玉粳22’的土地畝產達到900斤,是全區最高的。”王瑞東說。

天津水稻大豐收。新華社記者劉偉真攝

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數據顯示,2022年,天津糧食總產量達到256.2萬噸,同比增加6.3萬噸,增長2.5%,糧食單產和總產翻壹番。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中國特色”,“要靠自己的力量,端得住自己的飯碗”。"種業是中國糧食安全的關鍵,是增產的有效突破口."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農業行業首席分析師李悟表示,世界種業已經進入“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時代,我國生物育種已經形成自主創新的格局,生物育種技術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成效顯著。

“目前,基於我國常規育種的現有優勢,生物育種產業化正在有序進行,這將有助於我國種子實力再上壹個臺階。”李悟表示,未來在保持常規育種優勢的前提下,中國生物育種的創新和應用應該更加突出。

如今,從超級稻到節水抗旱小麥,抗病蟲高產的優良品種具有明顯的高產優勢,是各大種業的標誌性成果,為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站穩1.3萬億斤提供了堅實支撐。

打好增收“組合拳”,保證農民種田積極性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完善種糧農民收入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保證農民收入逐年增加,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意義重大。

秋收後,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種糧大戶趙銀發對今年的收入頗為滿意。“今年產量比去年好,價格也合適,收入也比去年多。”

山東省德州市農民喜迎秋糧豐收。(山東省樂陵市委宣傳部供圖)

去年以來,由於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農民種糧成本上漲不少。農業補貼就像及時雨,滋潤著趙銀發這樣農民的心田。2022年,中央財政共下達補貼資金400億元,保障農業生產穩定,承擔農資成本上漲的實際種糧者成為補貼受益者。

趙銀發算了壹筆賬。壹畝玉米的種子、化肥、農藥成本在350元左右。“補貼後的成本下降了很多。我打算明年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表示,在足額安排年初預算安排的300億元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將再安排6543.8+00億元,確保秋季農業生產穩定,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如何完善農民收入保障機制?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左婷看來,為保證種糧農民的收入,提升種糧積極性,應進壹步制定各項保障措施,增強全產業鏈的安全性,在農田設施、農業市場經濟、農業裝備等方面發力。

“比如發展訂單農業和期貨市場,抵禦市場波動的影響;大力發展農業裝備、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倉儲物流業和社會化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附加值,從而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安全性。”別說左邊了。

藍圖催人奮進,奮鬥正當其時。未來,我國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努力譜寫新時代“三農”的壯麗篇章。

  • 上一篇:開盤價收盤價意義是什麽?
  • 下一篇:糧油期貨價格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