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期貨行情 - 煤炭期貨的大老板

煤炭期貨的大老板

2014年,壹位老人召集子女召開家庭會議,目的只有壹個,就是籌集資金。

“海鑫鋼鐵是我們家族最輝煌的象征,也是海滄的心血。每個壹個億就可以省了!”老人說。

看到兒子們的猶豫,老人知道大家都不會拿這筆錢。

果然,這幾個兒子聽說要拿這麽大壹筆錢,紛紛拒絕了老人的提議。

這位老人叫李春元,是曾經的山西首富李海倉的父親,也是山西另壹位首富李兆會的祖父。

此時,在海鑫集團破產前夕,李春元不忍浪費李海倉的心血,於是召開家庭會議幫助兒子們。

不幸的是,海鑫鋼鐵在劫難逃,而這壹切的“罪魁禍首”是李海倉的兒子李兆會。

這是怎麽回事?

2003年,李兆會在國外學習。

說留學,其實就是換個環境,繼續吃喝玩樂。他的父親是山西首富,而作為家中獨子,李兆會註定是壹個衣食無憂的富二代。

突然,手機響了。壹看,是爺爺的電話。李兆會沒有多想。他以為是平常的家庭聊天,就按了接聽鍵。

“妳現在趕緊買機票回家吧。妳奶奶快不行了,想見見妳!”

“什麽,奶奶不行了?我馬上回來!”

掛斷電話後,李兆會迅速收拾行李回到中國,心裏不停地祈禱:奶奶,您壹定要保重身體。我很快就回來。

然而,事實上,不是李兆會的祖母快死了,而是他的父親突然被槍殺了。為了不讓他擔心,據說她奶奶病得很重。

終於趕上飛機後,李兆會心亂如麻,不停地環顧四周,希望能緩解緊張情緒。

就在東張西望的時候,李兆會在報紙上看到了“李海倉被殺”的字樣,壹種不祥的預感瞬間升起。

“妳好,能給我壹份報紙嗎?”

“是的,先生。還需要其他服務嗎?”

請再給我壹杯咖啡。

報紙送到後,李兆會仔細閱讀了關於他父親的每壹個字,以為這壹切只是他的幻覺。

但報紙上連身份信息都介紹得清清楚楚,他才意識到父親出事了。

得知父親意外離世,李兆會仿佛被剝去了靈魂,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下飛機的,完全沈浸在悲傷之中。

他不知道的是,父親走後,更大的挑戰在等著他。

李海倉在春節前夕被殺,當場死亡,沒有留下遺囑。誰將管理商業集團海鑫集團?

壹切只能由李春元和大家討論。

根據公司內部情況,李天虎和辛存海是最熱門人選。

李春元的第五子李天虎,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能力過硬。辛存海雖然不是李氏家族的人,但卻是壹個從開始創業的老手,對公司所有的業務都了如指掌。

現在的問題是,這兩個人誰更適合做海鑫集團的董事長?

考慮到海鑫集團是李氏家族的企業,大家壹致決定將辛存海排除在外,讓他繼續擔任副董事長。至於候選人李天虎,由於李春元的第六個兒子李文傑的強烈反對,他最終不得不放棄。

當大家都在爭論誰來當海鑫集團董事長的時候,李春元再次做出了決定:“海鑫集團是李海倉創立的,所以將由他的兒子李兆會繼承。”

這句話壹出,關於董事長人選的爭論終於告壹段落。但是每個人都不看好李兆會,甚至他自己也在打退堂鼓。

李海倉活著的時候,李兆會是壹個在蜜罐裏長大的花花公子。雖然我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但是我沒有吃虧,也沒有碰任何公司的業務。

此時的李兆會二十出頭,有著中年人的大肚子。為了表達對朋克音樂的熱愛,他留著長發,遮住了半只眼睛。這種形象出現在任何人面前都會給人壹種幼稚的印象。

李兆會對自己的處境了如指掌。他父親留下的十億美元遺產並不是什麽值得高興的事情,而是像壹座大山壓在他心頭。壹想到要繼承這個集團,李兆會就退縮了。

“爺爺,別讓我五叔或者六叔當主席。我真的不行。”

“這是妳父親的心血,妳不接手誰的?另外,妳是希望妳五叔接手還是六叔接手?不管誰接手,對方都會不滿。”

是的,無論誰被任命為董事長,都必然會引起另壹個人的不滿。只有繼承海鑫集團,才能讓大部分人放心,沒有意見。考慮到這壹點,李兆會下定決心:我必須保護我父親的所有辛勤工作。

為了讓李兆會成為董事長,李春元和李兆會的母親將他們的股份給了李兆會,使他擁有公司90%以上的股份。

考慮到李兆會人說話輕,貿然上任容易引起公司的震動,李春元決定成立監事會,由自己和李兆會的母親分別擔任主席和副主席,監事為公司高級部長。

這樣,即使李兆會沒有管理經驗,不熟悉公司業務,但有了監事會的存在,公司也能正常運轉。

李兆會對這個決定很不高興,因為他沒有權力,就像壹個木偶,尤其是他的叔叔們對他的態度。為了重獲權力,李兆會開始秘密研究。

在做傀儡的這段時間的幫助下,李兆會剪掉了長發,專心學習與公司相關的各種知識,很快就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在公司的絕對話語權。

幾個月後,李兆會成功地“下放”了李天虎和辛存海。前者在鋼鐵廠工作,後者在太原駐紮多年。

直到這時,大家才發現,壹直被自己鄙視的李兆會長大了,隱隱約約超過了他的父親。

李海倉生前已對公司下壹步發展做了全面規劃,包括投資建設高爐煤氣發電廠,投資民生銀行等。

不幸的是,在這些計劃實施之前,李海倉意外去世了。

有了父親的計劃,李兆會壹步步執行,壹年之內,公司總產值增加了20億,他自己也成為了福布斯排行榜第19位(中國首富)。

特別是他投資的民生銀行,兩年賺了20億,遠高於海鑫集團。

2018經濟危機期間,全國鋼鐵行業都在走下坡路。李兆會毅然放棄了之前的升級計劃,轉向建材市場。

沒過多久,中國公布了4萬億救市計劃,海鑫集團不僅挺過了金融危機,還借機發了大財,李兆會以654.38+02.5億的身價成為山西首富。

李兆會在富裕的同時,也不忘提高員工的福利,花重金為員工修建宿舍和公寓,並積極鼓勵員工自學。如果有人考上了大學,公司也會出錢。

對於李兆會的壹系列操作,有人說他繼承了父親的商業天賦,也有人說他是背後大師的指點。

但這壹切並不影響李春元爺爺的幸福。壹是因為孫子也是自己用心培養出來的,今天的成就顯示了他的險惡眼光。

更重要的是,孫子要和當時著名的明星車曉結婚了。

李兆會和車曉的婚禮花費了5000萬元,但現在看來,這是他們跌入谷底的開始。

從此,的演藝事業受到阻礙,也逐漸從中國的年輕富豪淪為老賴。

自從民生銀行的投資嘗到甜頭後,李兆會逐漸將精力投入到投資中,對企業的管理越來越不重視,最後甚至完全交給了姐姐李兆霞和六叔李文傑。

李海倉活著的時候,員工的精神面貌根本沒有可比性。

每天他都會實地走訪公司,聽取大家的意見。所有員工都對企業產生了強烈的熱情。

當李兆會成為主席時,很少有人見到他。尤其是投資了股票和基金之後,李兆會幾乎不怎麽踏進公司的大門,更不用說和員工互動了。

但是投資生意有得有失,甚至很多時候都要看運氣。

也許李兆會的好運已經用得差不多了,他接下來的投資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他卻在不斷虧損。

直到2014年,李兆會海鑫集團已經開始拖欠員工工資,並且由於長期疏於裁剪,被親戚安插了很多心腹,導致生產和管理都出現了致命的問題。

該公司的賬目開始出現赤字和債務。看到這個曾經的納稅大戶瀕臨破產,當地政府決定幫助這家私營企業。

遺憾的是,李兆會已經失去了雄心,忽視了政府的幫助,仍然沈迷於投資。

沒過多久,李兆會失去了父親的全部遺產和投資收益,還被查出有假賬、欠債等問題。大家都知道海鑫集團完了。

此時最難過的人不是李兆會,而是李春元。他親眼見證了兒子創建了壹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孫子親手打敗了它。

我原以為李兆會能帶領海鑫集團走向輝煌,但現在看來,這只是曇花壹現。

李春元帶著最後的希望找到了其他兒子,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拯救集團。

我不知道是李兆會對他叔叔們的鎮壓讓人感到心寒,還是他們不想再冒險了。他們接連拒絕了父親的要求。

此時的李春元已經老了,無力繼續管理這個巨大的麻煩,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只是在回憶這壹切的時候,我不知道他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李海倉沒有死的話...

那麽李海倉的死呢?

1955年底,李春元有了第三個兒子李海倉。

雖然家裏有兩個孩子,但在李春元的觀念裏,孩子越多越幸福。所以對於這個小兒子,李春元還是充滿了愛。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李春元的家裏逐漸又添了五個孩子,其中兩個是領養的。為了養活所有的家庭成員,李春元給每個人都分配了任務。有的負責割草,有的負責劈柴。雖然生活很苦,但充滿了快樂。

隨著李海倉年齡的增長,他開始考慮未來的工作。

當時的企業大多是國企,不容易拿到壹個編制。聽說如果長期做臨時工,可以獲得轉正的機會。李海倉打算試壹試。

經朋友介紹,李海倉來到鎮上的壹家企業做起了苦力。但無論他怎麽努力,還是看不到轉正的希望。

再加上當時臨時工的勞累和低薪,李海倉幹脆辭職回家,在附近的壹家油廠工作。

當她去買肥皂時,李海倉連續換了幾家商店,但她沒有買肥皂。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他為什麽不幹脆買肥皂呢?是肥皂缺貨嗎?

如果肥皂缺貨,我只要學會生產肥皂,賣給商店就行了,遠遠超過我現在當石油工人掙的錢!

興奮之余,李海倉迫不及待地飛回家,告訴他的父親這個發現。

“爸爸,我發現了壹個商機。這裏肥皂嚴重短缺。我們將建立壹個制造肥皂的工廠。”

壹進屋,李海倉就迫不及待地告訴父親他的想法。誰知道李春元並沒有想象中的驚訝,而是哭喪著臉問道:

“生產肥皂是可以的,場地怎麽選,錢呢?”

聽到父親的問題,李海倉想起了這些實際問題。我家不富裕,哪裏有錢開工廠?我們老老實實工作吧。

就在李海倉準備放棄的時候,李春元說:“妳先學技術,剩下的我想辦法。”

在父親的支持下,李海倉去了城裏的壹家肥皂廠,成了壹名“小偷”。他跟隨壹位老師傅學習如何制作肥皂。

回家後,李春元把房子抵押給了村裏,借了壹筆貸款,為李海倉的肥皂廠籌集啟動資金。自從工廠建立以來,李海倉憑借肥皂廠在兩年內成為了村裏的富人。

當周圍的肥皂廠越來越多的時候,李海倉意識到這樣做不會有太多利潤,於是他關閉了肥皂廠,用多年積累的銷售渠道和錢重新創業,開了壹家綜合超市。

超市已經開了五年了,李海倉賺了很多錢。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轉而投身於可樂行業。

由於他是開超市進貨的,壹旦山西人的身份暴露,別人就會來問與煤炭有關的問題。很久以後,李海倉意識到這是壹個巨大的商機。為了安全起見,李海倉先回去征求他父親的意見。

“爸爸,我感覺可樂行業很有市場。我想開壹家可樂工廠。妳怎麽看?”

“如果妳覺得妳能做到,就告訴我妳是否需要任何幫助。我們壹起想辦法吧。”

在父親的肯定下,李海倉模仿以前肥皂廠的方法,先學會了所有的技術,然後回家籌錢開了壹家可樂廠。

壹年時間,李海倉不僅收回了前期投資成本,還凈賺了40多萬元。到了1992,李海倉的焦化廠已經身價千萬,也從原來的焦炭行業發展成了鋼鐵廠,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海鑫鋼鐵集團。

到2001,海鑫集團已經具備了將原材料逐壹加工成各種產品的技術,海鑫集團也成為當地最著名的大型企業。

不幸的是,這位商業大亨還沒來得及實現他所有的理想,就在他的辦公室裏被他的朋友暗殺了。

當李海倉的事業越走越遠時,他和他的朋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正是這種落差,最終讓他的朋友馮想殺人。

馮和壹起長大,從小就是好兄弟。然而,李海倉家太窮了,好幾年都上不了學。馮的家庭條件還可以,他上了高中。

在辦肥皂廠前後,馮還在村裏的土地上辦起了造紙廠。

同樣是工廠,馮的工廠顯然比的更賺錢。首先造紙的原料可以在當地獲得,其次紙張的銷量更大。而且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造紙行業的競爭也不是那麽大。

有了這個造紙廠,馮成了名副其實的“土豪”,壹有困難就喜歡壹擲千金,衣食住行都講究檔次。更重要的是,馮在外面包養了壹個情人。

從時間上來看,馮比先富起來。當缺錢建廠時,馮二話沒說,拿出壹筆錢來支援他的好兄弟。

但當海鑫集團越做越大,馮開始走下坡路,與的矛盾越來越多。

起初,馮的造紙廠電路出了問題,希望從接壹根電線。

“放心吧,我不會白用妳的電的。咱們裝個電表算算,我正常交錢。”

“什麽錢不錢,妳先拿根電線。”

馮看起來很大方地交電費,但他有歪心思,改裝了電表。不管他怎麽用,他都走得很慢。沒過多久,海鑫集團的壹名電工發現了電表的異常,直接切斷了造紙廠的電源,並向李海倉匯報。

知道自己理虧,馮沒有說太多,而也沒有追究此事。兩兄弟看似做什麽都壹樣,其實早就分開了。

令馮吃驚的是,稽查隊後來查出了他偷稅漏稅的證據,並責令他補交10萬元稅款。幾年前,10萬元真的不是難事。

最近馮的造紙廠走下坡路了,他得維持排場,養活情人。籌集10萬元真的很難。

為了省錢,馮直接給打電話,希望他能幫個忙,不要懲罰自己。

誰知李海倉直接把他的電話轉到了辦公室,讓他直接把自己的要求告訴工作人員,然後上報給他處理。

馮明白這是拒絕了他的請求,便想出了這樣壹個辦法。掛斷電話後,馮咬緊牙關收了10萬元罰款,並發誓再也不聯系了。

不幸的是,沒過多久,馮的造紙廠就因為汙染太嚴重而被關閉了。雖然造紙廠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差,但畢竟還是有不少收益的。工廠壹停,馮就徹底失去了經濟來源。

為了自己的小命,馮只好再次拿起電話打給:“看在壹起長大的份上,妳能不能跟政府說說,不要關閉我的造紙廠?”

“造紙廠汙染太嚴重,遲早要關閉。這不是我能決定的。妳還是另想辦法吧。”

馮聽了的回答,放下電話,大罵忘恩負義。然後我賣掉資產,去其他城市投資,重開造紙廠。

不幸的是,馮的投資都打到了,沒有帶來任何經濟效益。這時候他的小情人也不想跟著他這麽多年了,最後什麽都沒了,就這樣白白的趕上了自己的青春。

“要麽跟妳老婆離婚,要麽給我20萬分手費。”

馮怕她找他老婆麻煩,答應給她20萬分手費。然而,這將是壹段時間,因為他現在沒有錢,他必須和李海倉談壹筆生意。

原來,雖然馮關閉了造紙廠,土地卻是他的資產。本來是想拿著這塊地東山再起的,但是現在愛人要錢,要生活,就想到了賣地。

在馮看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他的工廠很大,壹定需要擴建。再說,兩人壹旦發生關系,怎麽也能賣個高價。

馮手中土地的市場價格約為100萬元。他想以1.8萬的價格賣給李海倉,但李海倉直接拒絕了。

結果,馮最後的希望破滅了,他對的仇恨增長到了極點。

土地不值那麽多錢,馮心知肚明。但他沒想到,李海倉不顧朋友,壹個接壹個地拒絕幫助自己。

2003年,春節前,馮從抽屜裏拿出兩支獵槍,走進的辦公室。

大家都知道馮和主席是老朋友,他們沒有看到馮手裏的獵槍,就把他放了進去。

不久,外面的人聽到兩聲槍響,當他們再次進去時,和馮已經死了,躺在地下。

就這樣,海鑫集團的創始人在春節前夕死在了辦公室裏。他的老父親李春元不僅要忍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還要目睹海鑫集團被兒子們爭權奪利,被孫子置之不理而毀於壹旦。

自從海鑫集團破產後,李兆會在媒體面前表示壹定會還錢,從此銷聲匿跡。就算把集團能抵押的東西都從債務裏扣除,李兆會還欠著上億的債務。

有人說,李兆會偷偷回來看望他的祖父,也有人說,李兆會早就預料到集團的衰落,所以他兌現了他的錢,過自己的生活。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可否認李春元晚年的悲哀。最得意的兒子被殺,企業在孫子手裏破產。雖然所有的兒子都是成功人士,但都有自己的私心,不再像以前那樣團結。

  • 上一篇:鋁期貨差價
  • 下一篇:美國證券交易所投資指南,投資美股的最佳途徑。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