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換擋以降低油耗為目標。
2.始終使用發動機的最大功率。
3.所有的駕駛條件都有相應的換檔點。
4.換擋點隨意變換。
工作原理:
在汽車變速器的CVT傳動系統中,傳統的齒輪被壹對滑輪和壹根鋼帶代替。每個滑輪實際上是由兩個錐形圓盤組成的V形結構。發動機軸與小滑輪連接,並通過鋼帶帶動大滑輪。玄機就在於這個特殊的滑輪:CVT的傳動滑輪結構奇特,分為可活動的兩半,可以相對靠近,也可以分開。
錐形盤在液壓推力下可以收緊或打開,擠壓鋼鏈可以調節V型槽的寬度。當錐形盤向內移動收緊時,鋼鏈會在錐形盤的擠壓下向圓心外的方向(離心方向)移動,反之則向圓心內移動。這樣,鋼鏈驅動的圓盤直徑增大,傳動比改變。
擴展數據:
發展歷史:
早在1886,該公司生產的汽油發動機汽車上就安裝了V型橡膠帶式無級變速器。1958年,荷蘭DAF公司的H.Van Doorne博士成功開發了壹款名為Variomatic的雙V型橡膠帶CVT,安裝在DAF公司制造的水仙牌轎車上,銷量突破1萬輛。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CVT技術的研究和發展越來越受到汽車行業的重視,尤其是在微型汽車中,CVT被認為是關鍵技術。隨著全球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電子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不斷被采用在CVT中。
1997上半年,日本日產公司開發了2.0L轎車用的CVT。在此基礎上,日產開發了1998中型車用手動換擋模式的CVT。
1987年,日本斯巴魯將搭載CVT變速器的汽車投放市場,並取得成功。歐洲的福特和菲亞特也在1.1L到1.6L排量的汽車上配備了VDT-CVT,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球節能環保意識被能源危機所提升。在第壹代無級變速器的經驗基礎上,開發了壹種性能更好、扭矩能力更大的無級變速器。
百度百科-CVT(汽車變速器)
百度百科-汽車變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