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現貨貿易商朋友表示“期權太復雜,我們連期貨都沒玩兒溜呢,期權不敢做,也不會做。”
確實,期權相較於股票和期貨要稍復雜壹些。作為壹種立體化的金融交易工具,其復雜性主要體現在涉及要素眾多,如掛鉤標的/期限/波動率/標的價格/行權價格等。但也正因如此,期權可以更靈活的對標的漲跌幅度及時間的概率分布進行切割劃分,從而真正達到有針對性的定制化策略化交易的目的。這也就是之前說的“立體化交易工具”的含義。
在國外,包括場外期權在內的衍生品交易銷售業務是各大投行的主要營收來源。另外,期權的交易量甚至超過掛鉤標的本身交易量。
原文:“期權太復雜”?場外期權了解下
這反映出兩點:
1.期權是被投資者認可且廣泛使用的工具。
2.國內期權市場尚有巨大潛力和交易空間。
廢話不多說,我們展示幾個場外期權真實交易案例來展現其特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風險管理工具: 1)風險暴露小 2)風險前置?3)容錯性
比如我看漲橡膠,用100元做多期貨,那麽我的風險暴露就是這100元,若不幸判斷錯了方向或遇到大的震蕩有可能就被爆倉壹波帶走。然而,若換做是買入1個月的看漲期權,權利金約為期貨合約的5%,即5元,那麽我的風險暴露就只有這5元。在交易前風險便是已知的。行情漲了我照樣賺錢,只不過少賺5元。但不管跌多慘我最多也就虧5元。另外的95元我可以拿去做資產配置比如買理財,合理管理了自己的倉位。有些“樂觀”的朋友要說了:“若認定了近期會有好行情,那麽就算多壹些風險暴露但壹旦看準了方向就能賺很多呀”
他們腦海中想象的劇情是:定趨勢進場吃壹波行情賺到錢離場壹氣呵成!
然而,現實中上演更多的是這樣的戲碼:定趨勢進場吃壹波行情賺到錢“咦,感覺還要漲,加點倉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還算是好的,更多的時候可能是:定趨勢進場“欸,好像沒看準”然後被市場啪啪啪打臉壹番,扔了出去。
所以說,即使是好的行情,如果交易水平不夠,或者沒有選擇合適的工具,也可能不賺反虧。“如果我們做不到100%理性的交易,也沒有特殊的交易技巧,利用工具來規避風險無疑是更靠譜的選擇。”(某大佬的心得)
下圖案例展現了期權的容錯性,客戶買入看跌期權後,遭遇行情上揚。
假設是下期貨空單,虧錢不說還面臨追保的尷尬處境,關鍵是很容易就被這壹輪反向洗離場了,白白虧錢。
若是買入看跌期權,情況則大不壹樣:
1.僅需占期貨合約2.9%(270/9240)的權利金
2.行情反著走,不用慌,最多也就虧這2.9%,提前平倉還能保留剩余的時間價值,另外也絲毫不用擔心追保的問題
3.因為風險暴露較小,不容易被反向行情洗出場,持有至下跌行情來臨時,擇機獲利離場。
(註:案例中權利金單位為元/噸)
高杠桿的同時不增加風險暴露
做交易的人都喜歡高杠桿,也就是說資金利用率高,賺錢速度快。越虛值的期權杠桿倍數越高,難得的是,不管增加多少,風險暴露是不變的。
下圖就是通過買入虛值期權獲得超高收益的例子,由於虛值程度較高,期權費很低,僅僅是期貨合約的0.7%(平值價格約1.7%)。獲得高達533%的收益率。值得註意的是,虛值期權杠桿高,但獲得收益的概率相較平值要小。因此配合合適的進場時點及平倉時點效果更好。
行情不動也可以賺錢
股票和期貨都是線性收益,行情不動的時候就很尷尬了,占用資金流動性不說,還得揪著壹顆心跟著上下震蕩,就像壹個客戶對我們說的“因為我是買權,多波動率,需要很大的行情波動我才有利,往往是被不理性的折磨煎熬”。
若是使用期權,市場不動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賣出期權獲得收益。
下圖案例中客戶賣出虛值期權,到期時期權未被行權,獲得權利金作為固定收益。(友情提示:上文說過虛值期權行權概率較低,所以對於賣權來說安全系數更高。當然,獲得的權利金收入會較平值低些。)
策略化投資——結合現貨期貨提高收益。
下圖案例,客戶結合自身現貨庫存情況,需防範未來價格下跌風險。
綜合行情考慮,客戶認為價格已到達壓力位,下跌可能性較大,至少不會大漲。
因此,構建領式期權組合,即買入虛值看跌期權(通過放棄虛值部分獲利可能,降低權利金),同時賣出看漲期權(獲得權利金從而進壹步降低期權成本)。?用極少的成本獲得收益。
期限套保盤的福音
有些比較“妖”的品種比如RU,壹旦出現了單邊大行情,對於期限套保的企業來說可能就比較尷尬了。
比如某企業在2016年10月RU低點時,用期貨空單來套保手上的庫存。
行情壹路向上,現貨賺到了,風險也防範得挺成功,然而期貨這端就會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平吧,現貨風險敞口就會暴露,不平吧,不停追保真心累覺不愛。
若換成用場外期權進行套保,資金方便就會寬裕很多,也不涉及追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