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又名“鴻烈”、“淮南鴻烈”,鴻,廣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二十壹卷,西漢皇室貴族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在其主持下編著。成書年代大約在景、武之間。劉安,漢高祖劉邦少子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長死後,襲父爵為淮南王。此書為漢初黃老學派著作,《漢書·藝文誌》列為雜家,載《淮南子》內21篇,外33篇,今只流傳內21篇。全書博奧深宏,融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於壹體,但主要是發揮先秦道家思想,是漢代學者對漢以前古代文化壹次最大規模的匯集與融合。《淮南子》之通篇主題為“道”,既講自然之道,也講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漠然無治而無不治”的政治理想。在最後壹篇《要略》中,概括全書以闡明宗旨,“言道”與“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規律與考究社會歷史變化規律,此外,還綜述了各家思想及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具有很高的價值。
據史籍記載,王族劉安喜歡讀書鼓琴,厭倦皇室盛行的歌舞遊獵,又想積陰德,流芳百世,招致賓客,集體創作,采百家之長,故此內容龐雜,近乎壹部“先漢學術史”。但是此書並非憑虛蹈空,而是處處緊密聯系現實,並多用歷史、神話、傳說、故事來說理,文風新異瑰奇,繁富有序。如果妳對醫學、天文、地理乃至神話感興趣,都可以在這本書裏發現彌足珍貴的資料。劉熙載說:“《淮南子》連類喻義,本諸《易》與《莊子》,而奇偉宏富,又能自用其才,雖使與先秦諸子同時,亦足成壹家之作。”將其與先秦諸子比肩,贊譽頗高,當漢之際而又先秦之風,不可不壹睹為快!
上一篇:歐洲杯法國1 0德國下一篇:小微企業貸款需要什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