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匯率 - 強力斯諾克的評論

強力斯諾克的評論

“強力”斯諾克並非巴裏·赫恩的發明,該賽事進入世界斯諾克協會的正式比賽日程也早已經確定,然而當這項比賽真正地通過電視直播出現在人們眼前時,妳不得不嘆服於規則制定者的離奇創意,並對斯諾克的未來和命運抱有深深的憂慮——如果妳真的喜歡這項運動的話。

時代在進步,生活節奏也在加快,哪怕妳是鐵桿斯諾克粉絲,又能否在長達17天的時間裏壹直關註世錦賽?15年前的那場決賽,史蒂夫·戴維斯·大戰丹尼斯·泰勒,英國本土***有1850萬電視觀眾通過BBC電視2臺觀看,而2009年希金斯擊敗墨菲的那場決賽,數據顯示只有區區230萬收視人群。快餐文化主導的世界,如果能讓妳在周末8小時的時間裏見到8位明星,看到7場高水平對決,何樂而不為呢?如何選擇,不言自明。

傳統斯諾克,球員的著裝禮儀,球迷的觀賽要求,上百年來都鮮有改變。球員的個性無法彰顯,球迷的熱情難以宣泄,連奧沙利文咬手指、做鬼臉的簡單動作都會讓人覺得新鮮。這樣沈悶的場面動輒延續幾個小時,實在令人難以忍受。強力斯諾克的創始人羅德·岡納爾(Rod Gunner)絕對是個天才,長期作為歌劇院經理的他深知“在封閉的表演環境中營造熱烈氣氛”的訣竅——其實也很簡單,音樂、美女、酒精、明星。有了這些元素,再加以強化和放大,觀眾的腎上腺素自然就會陡然升高。同時,受邀參賽的選手,幾乎都抱著輕松的遊戲心態,正如英國斯諾克專欄作家克裏斯·雷克爾所言:至少強力斯諾克這項比賽讓丁俊暉笑了,讓阿裏·卡特有了個新綽號“金絲雀”(因為他壹直穿著壹件黃色襯衫),讓奧沙利文不再動不動就威脅退役了。

比賽環境的變化還在其次,自斯諾克的基本規則成型以來,幾乎沒有任何大的變化,是在規則方面最為穩定的球類競技項目之壹。強力斯諾克為了改變比賽時間冗長、節奏拖沓、不定時等痼疾,進行了大刀闊斧式的革新。但這種“外科手術”的變化,從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斯諾克運動本身的核心。半小時內總得分高低決定勝負、15顆紅球減少為9球、20秒出桿限時,以及各種各樣的加倍計分原則,這四項最為明顯的變化,無不刺激著1720名現場觀戰的球迷快餐消費式的觀賽感受。而對於球手來說,基本只需要把球桿磨快磨光,保持進攻節奏和手感就足以贏得比賽。至於防守這項斯諾克運動中與進攻並重的技術,則被徹底丟到故紙堆裏去了。

斯諾克運動之所以用“snooker”命名,正源於在防守過程中球手所展現的障礙球技藝。往往壹桿精彩斯諾克的觀賞性,要遠遠勝過壹記長臺進攻,區別只是壹桿進洞的快感更強烈而已。但是如果比賽中沒有snooker,“Power Snooker”也就只剩下壹具有名無實的軀殼。如奧沙利文這樣的進攻大師,自然得心應手,但如果將強力斯諾克予以推廣,全面取代傳統斯諾克,並在下壹代青少年球手中進行普及的話,那麽我們在未來看到的斯諾克比賽,無非只是壹群快槍手之間的快餐式對決而已。更何況,這種賽制將會把單桿147的經典畫面徹底打入記憶深處,再無可能出現。

  • 上一篇:坐墻等紅杏有寫過什麽小說?
  • 下一篇:DNF第四季刷排行榜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