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 | 航航媽媽(匿名)
文 | 嗨腦仁
圖片 | 京東圖庫
得知航航患上自閉癥是很偶然的事情。
我們那次去醫院其實是為了給航航看腸胃的。巧的是,因為我們的腸胃醫生剛好學習過兒童發育方面的知識,他壹眼就看出孩子的發育異常了,叫我們不要看腸胃科了,直接去兒保科,腸胃問題也跟那脫不了幹系。
兒保科醫生看後表示,基本上所有的癥狀都符合,而且所有的癥狀都不好,但是因為年齡尚小不能確診,診斷為“疑似自閉癥”。那時候,是航航1歲7個月。
其實,我們也很早就看出孩子有問題了,但我們以為孩子只是“笨”而已,並沒想到居然有這麽嚴重。
在拿到診斷結果後,我們經歷了大概壹年半左右的藥物治療。有很多家長好奇藥物治療,在這裏分享我們的經驗:
我們使用的藥物基本都是進口的,對重度自閉的航航來說有壹定效果。從前他完全不跟人對視,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孩子的眼神對視改善了很多。而且也開始有簡單字的發音了,雖然說的還是不夠好,但在這之前是完全沒有任何語言的。
不過藥物是否真的有效,都是因人而異的。
我們所使用的所有藥物都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的,大家千萬不要自行亂用藥哦
我們做過益生菌治療,也嘗試過當下業界熱議的“腸道菌群(糞菌)移植療法”,即把 健康 人體內的糞便移植到自閉癥孩子的身上。我們做過壹個療程,當下確實有壹定的改善:他的大便的顏色和狀態、包括味道都與正常孩子完全相同。
問題在於,從我們自身情況來看,孩子壹旦把移植過來的糞菌排出體外後,便又恢復到移植前的狀態了。而且糞菌移植需要常年做,加上這個手術需要讓孩子全麻,並不是所有醫生都支持的。
這個研究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 ,價格昂貴、療效難以保證,我們後來也就沒有堅持了。
三歲的時候我們停止了藥物幹預、準備開展行為幹預。當時正趕上疫情,我們剛在機構上了壹節課,國家就發布通知說要停課。
如果按照智商來說的話,他應該本身就不聰明,加上他是重度自閉癥,所以壹直以來,航航的進步實在是很慢!
比如,我們為了讓他明白什麽是“提要求”,光這個過程就耗費了3個月,他根本不明白妳想要他做什麽。當然,可能本身我們的訓練方式也是存在問題的。
在停藥+停課、極度焦慮的狀態下,我們只能選擇線上課程 ,便報名了遠程居家幹預計劃。
我上了大概有三個多月的線上課,上課期間,我 跟老師學了很多有效的方法,這才知道以前自己的幹預都是錯的。
例如,我們想叫孩子過來做小 遊戲 ,我們反復地叫他、他依然無動於衷。後來老師看了我們的家庭幹預視頻後,便指出:我們要抓住孩子的動機、眼神,並及時實施強化。而這些東西我們以前都是完全不懂的。
雖然現在我的幹預能力依舊有限,但至少我能保證我教的方法是對的、跟老師教的是壹樣的。
分享三個心得
01
全輔-半輔-不輔助-泛化
無論是仿說還是提要求,包括大動作、精細,我覺得都是所有的幹預都遵循壹條規律:從全輔過渡到半輔,然後辦法慢慢過渡到不輔助,以及最終的泛化。
不管我們教什麽,這是核心的標準方法。
02
及時強化
記住要及時強化,也要觀察孩子對妳的給予的強化的回應。
比如,他可能想了壹會兒才說出來,可能我對他的強化就比較弱。相反,如果他第壹時間就能說出來,而且說的很標準,可能這個強化就很到位。
03
泛化
其實老師現在最渴望我們能做到這壹點,因為他現在在學校的表現是非常好的,但是他的“好”是在特定的環境以及特定的人的情況下,他壹旦離開那個環境,整個人就處於壹種很松懈的狀態他:明白“那是上學,而現在是在家裏,而且家裏這些人都得聽我的。”
這種情況,我們完全沒有辦法,我也經常和老師溝通,但這確實比較難, 必須得有耐心,得無數次的教 。比如說他這壹次沒有理妳,那妳讓他先去玩壹會,讓他先忘了這個事,過幾分鐘妳再讓他做壹次。
也有可能是由於我們角色的原因。其實有時候可能不是方法錯了,是因為他知道妳是最親的那個人,不會拿他怎麽樣的、不會真的懲罰他的。
正確的家庭幹預+機構專業訓練,密集式的康復讓航航有了很大的進步。
雖然還是沒辦法拿他跟正常的孩子相比,但我覺得各方面都有進步。當然現階段,還是要拿他與自己過去的能力相比較,畢竟他落後同齡人太多了。
01
仿說
他從進機構的時候只能說“baba”、“mama”這種無意義的音節(他完全不知道爸爸媽媽是什麽),基本上都是無意義的表達,且發音很差。
但是現在可以連續仿說兩個不同的字了,如“手機”、“剪刀”、“玩具”等。
02
提要求
過去,如果他有任何需要,只會通過手勢或動作來把大人拉到物品前告知。
現在他在有需要的時候會先叫“媽媽”,雖然他對誰都說“媽媽”,但至少他知道要用語言倆表達需求了。
03
命名
他現在已經能對大概30個左右的東西進行命名了,例如生活中常見的杯子、手機、水果等,雖然可能反應會慢壹些,但已經能夠指認並說出來了。
04
遊戲 能力
以前航航對玩具和 遊戲 完全不感興趣,只喜歡摳各種東西,總之都是極其無聊的。
現在他已經會玩拼板、堆沙子等有效 遊戲 了。
05
對人感興趣
他以前特別害怕生人、完全不能接觸,而且對爸爸媽媽和老師完全不感興趣。雖然現在還是有壹點膽怯,但至少不會恐懼和排斥了。
他在這方面的變化還是很明顯的。比如,我們下班回到家時,他看到我們的第壹時間是非常開心的,他知道“爸爸媽媽回來了”。
在機構裏,他算是能力最差的孩子了,每次壹對比,心裏總是有說不出的滋味。
不過,最崩潰的,應該是確診的那壹刻。
很無奈,但能怎麽辦呢?
我們大概用了壹年的時間都沒能走出來。雖然說我們也在給他四處求醫,但還是抱著僥幸的心理,沒有辦法面對這幾個事。
剛開始都不是“以淚洗面”這麽簡單了,我曾抑郁過壹段時間,老公也得了重度抑郁癥,也有過轉瞬即逝的自殺念頭。
不過現在已經過去了,也已經接受他必須得去特殊學校上學的事實了。所以他現在進步很大,我會很高興;他現在沒有進步,我也能接受。
說實在的,以他現在的狀態,我覺得還沒有壹只成熟的拉布拉多聰明。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會放棄對他的幹預。
我的情緒調理辦法
上班的時候就專心上班,強迫自己不去想任何關於孩子的事情,每天上班10小時,再加上路上的時間,算是逃避吧,其實也是壹種釋放。
回家後再抽兩三個小時全身心地給孩子做幹預,不去想任何工作相關的事情,周末帶孩子出去玩,慢慢也就調理過來了。
說實話想也沒有用。妳得努力工作,可以有持續的錢去供他在更好的機構裏面去幹預。有時候我們在想,他的進步和我們付出的錢真的是很不成正比的。
我累計給他花的錢,都能在二三線城市買套房子了,大概有100多萬了。
我現在安慰自己: 至少自己為孩子做了點什麽,以後不至於覺得對不起他。
因為他現在相對還比較小,然後再加上現在疫情帶出去也比較少,跟壹些腦癱的孩子相比,只要他不說話、沒有自我刺激的情況下(他自我刺激的時候會斜眼、身體會僵硬、會喊會叫,旁人立刻就能看出來這小孩是有問題的),無論是從他的外觀容貌,還是他正常生活上這方面,都不太能看來他是自閉癥孩子,很多家長只會覺得“這個孩子成長得比較慢”。
所以準確來說, 我們是還沒有到遭受異樣眼光的時期,之後長大了肯定會有很多不壹樣的表現,會受到 社會 上壹些人的質疑。
我也可以想象,未來他如果真正到了 社會 中,比如他未來遇到了青春期,他生理上也會有正常孩子青春期的反應,但是他可能也不懂得所謂的男孩女孩這樣壹個概念。
那個時候我們該怎麽辦?我們該怎麽去教他?
所以,對於孩子未來的安排, 我壹定不能讓他脫離 社會 ,他上特教也好、未來去機構也好,唯獨不能把他圈養在家裏,我壹定要讓他走出去,要讓他去接受外面的東西。
我絕對不能讓他脫離這個 社會 群體,哪怕他做壹些很簡單的手工,哪怕是不掙錢的,哪怕最後沒有工作也沒有關系,我給他找個養老院待著。
老師說:“自閉癥的孩子刻板,但有的時候妳恰恰可以利用這種刻板來做壹些事情。”
航航的精細動作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我未來也會往這方面去培養他,可以嘗試做這種很機械類的壹些工作,起碼讓他有個小工作就行,讓自己有事幹。
我不指望他能掙錢,但是不希望他無所事事。
也希望將來我們衰老了以後,他能照顧好自己。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醫腦 健康 兒童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