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門徒中阿力談不上喜歡阿芬,要喜歡也是種憐愛,所以最後阿力沒有推開阿芬。
阿力盡管任務已完成,但他內心失去了幾乎所有的生活希望。而小女孩的存在以及在最後壹幕的劇情,也是本片給主角阿力最後壹個生活的希望,阿芬的孩子,也是阿力未來生活的目標之壹。孩子拿掉針頭扔進垃圾桶,也就意味著這個孩子,讓阿力還是有了生活與愛的希望(擁抱)。
在阿芬最終被毒品害死後,劇情也就突然進展到師傅要離開被警察抓了,這裏壹方面是臥底責任,另壹方面則是阿芬的死去讓臥底阿力憎恨了毒品這件事務,從而痛下殺手。當他所愛的師傅被他出賣,他也就失去了他唯壹的朋友。
結局之時,阿力之所以疑問到“是空虛導致的毒品,而到底哪個更可怕...” 此時的阿力心裏,也被眾叛親離,失去朋友,失去愛人所蠶食。
《門徒》劇情:
《門徒》延續著《旺角黑夜》裏的警匪角逐,又不同於傳統的警匪對峙,通過“毒品恐怖論”註入濃厚的社會思想意味。
影片以昆哥和阿力之間的師徒關系表現出毒品制作、交易的內幕,構成警匪角力的主線。
又以阿芬夫婦的吸毒慘劇表現出毒品的巨大危害,構成敘事的輔線。這種脫離原有兵賊遊戲套路的故事,賦予《門徒》壹些香港警匪片少有的社會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