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人的先祖廩君 南朝劉曄《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 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鐘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生於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仍***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之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俱沈,唯務相獨浮。因***立之,是為廩君。 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水,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思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朗。 廩君於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 潘光旦先生考證:“巴人的肆祥地的武落鐘離山,是在今湖北長陽縣的西北,離縣城七八十裏”袁珂先生亦認為如此。張希周同誌考證:武落鐘離山即今長陽 山,清·同治本《長陽縣誌》載:“縣西二百三十裏,昔廩君死,精魂化為白虎。”這二百三十裏處,指的是今長陽西部的白虎隴。長陽的《覃氏族譜》中記載有這樣壹個傳說:很古的時候,有壹個白頭發、白胡子的老頭,死在登星嶺(今白虎隴),姓覃的去埋他的時候,這個老頭變成了壹只白虎,升了天。長陽賀家坪壹帶傳說,向王天子是白虎蠻神,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寅屬虎。“向王為古之廩君”,廩君本是白虎神,來到人間,做了巴國開國國君,成就了壹番偉業之後依然回升到天上去,恰如蘇聯學者柯斯文所說的那樣:“圖騰主義也導致其他壹些概念,如認為生育是由於圖騰入居婦女體內,死亡就是人返回自己的氏族圖騰”、馬克思說:圖騰壹辭表示氏族的標誌或符號;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圖騰、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為圖騰。巴人呼白虎為‘畢茲卡’古代巴人稱為白虎族、白虎夷。秦昭襄王時,巴族人民武裝反抗秦國的統治,“白虎,常從群虎數遊秦、巴、漢之境,傷害千余人”這裏所述白虎,應為以白虎為圖騰的巴氏族,“秦昭王時,白虎為患,蓋廩君之魂也。”直至今日,土家人仍自稱畢茲卡,含有對白虎圖騰的崇拜之意。甚至認為廩君化白虎升天後,其精魂仍在顯聖,土家人中傳說,很早以前,發生戰亂,人們都躲在山上的壹個巖洞裏,這個洞裏供著天子神像,敵兵追到對面山上,朝廟洞裏打了三炮,突然洞門關上了,用炮再也轟不開,敵人突然看見這座高山頂上坐著壹個人,壹雙腳伸在山腳下的河裏相互搓洗,敵人壹見這個巨人,嚇得掉頭就跑。敵人全退後,洞口開了,躲難的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晚上,壹個婆婆做夢,見到壹個白胡子老頭,便問:“您是誰呀?”老頭回答:“我是白天坐在山頂上的那人,叫向王天子。”從此,向王天子顯聖的神話也就流傳開了。
上一篇:微姐怎麽加入下一篇:請問這個女生是誰?拍了壹套民國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