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樂之,乾坤定矣”的意思是鐘和鼓壹齊奏響,說明男女的婚配已定,人生的大事已定,也即宇宙秩序的確定。古代有成人禮,往往把婚禮作為成人禮。
“鐘鼓樂之”出自《詩經》的開篇,也即《國風·周南》十壹篇的首篇《關雎》。
“乾坤定矣”出自《易經·系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意思是:天地變化的宇宙觀。乾坤指天地、陰陽、男女。
擴展資料:
鐘鼓樂之,樂是喜歡的意思,這裏是使動用法,君子通過敲擊鐘鼓來取悅窈窕淑女。
對聯使用這個典故不只是顯示音樂舞蹈的藝術作用。深壹層揭示這句聯語的內涵,會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鐘鼓可做禮器,鼓樂可作禮樂。禮樂不是娛樂,婚姻不是遊戲。婚禮正是通過禮儀的形式表現對婚姻的重視。
儒教就是禮教,用禮儀表達內心的尊敬,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行為方式,《士婚禮》就是專門指導規範士的婚姻禮儀的教科書。
民國以來,廢除舊禮教,婚禮越來越簡單,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大部地區結婚白天改為晚上,迎接程序省略,是兵荒馬亂的不得已之舉。改革開放以來,婚禮越來越隆重,是壹種歷史的回歸,也是社會經濟文化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