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 1879年12月9日生於格魯吉亞哥裏;
卒於: 1953年3月5日;
簡要生平 斯大林(1879年~1953年)蘇聯***產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戰略家,蘇聯大元帥。生於格魯吉亞哥裏城壹鞋匠家庭。1894年進正教中學讀書,開始參
加革命活動。1898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1年3月開始職業革命家生涯,投身俄國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先後被捕 7次,流放6次。1903年被選進黨的高加索聯盟委員會。曾參加俄國 1905年革命,捍衛並執行布爾什維克的戰略和策略。1912年被增補為俄***(布)中央委員會委員,並領導中央委員會俄羅斯局的工作。1917年 5月當選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0月主持黨領導武裝起義的革命軍事總部,協助列寧組織和領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革命勝利後,他擔任民族事務人民委員、國家監察部人民委員等職。在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幹涉時期,先後擔任全俄中執委工農國防委員會委員、***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南方、西方、西南等戰線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轉戰各地,為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建立了卓越功勛。
1922年4月在俄***(布)第十壹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
1924年1月列寧逝世後,他領導蘇聯黨和人民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把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為國防奠定了牢固的經濟技術基礎。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擔任國防委員會 主席、國防人民委員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動員、組織和領導全民進行反法西斯戰爭。依靠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及其總參謀部,及時作出 戰略決策,制定戰略計劃,組織戰略協同,組建和使用戰略預備隊,先後取得了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等壹系列戰略決戰的重大勝利。同時,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曾參加蘇、美、英三國首腦在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舉行的會議,在推動世界反法西斯 聯盟的建立和鞏固,制定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的戰略決策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戰後,斯大林擔任蘇聯***產黨黨中央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和蘇聯武裝力量部長,領導蘇聯人民恢復和發展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加強國防建設,迎接“冷戰”的挑戰。
在斯大林的壹生中,軍事活動占有重要地位。他對蘇聯軍事理論和軍事學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斯大林是壹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但在壹生中也犯過許多錯誤,特別是肅反擴大化、搞個人迷信、後期思想僵化和把蘇聯壹國經驗絕對化等,給蘇聯和國際***產主義運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不良影響。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患腦溢血在莫斯科去世,終年73歲,被葬於莫斯科紅場。
軍銜: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時期被授予蘇聯元帥(1943年3月6日),蘇聯大元帥(1945年6月27日),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蘇聯英雄稱號(1945年6月26日),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39年12月20日)。
受嘉獎情況: 1枚蘇聯英雄獎章,1枚蘇聯勞動英雄“鐮刀斧頭”獎章,3枚列寧勛章,2枚“勝利”勛章(1944年7月29日和1945年6月26日),3枚紅旗勛章,1枚蘇沃羅夫壹級勛章(1943年11月6日),***計9枚勛章,5枚獎章,第壹騎兵集團軍軍刀1把和蒙古人民***和國“蘇赫-巴托爾”勛章1枚(орден Сухэ Батор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