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頭頂全美第壹高中生光環,以及2015屆狀元熱門頭銜的穆迪埃,拒絕了眾多NCAA名校的邀請,選擇接受來自CBA廣東男籃,1年120萬美元的職業合同,然而,就是這個看似普通的決定,不僅讓他在接下來的選秀大會上,遭遇順位暴跌,還為日後的“流浪生活”埋下伏筆。
穆迪埃的天賦的確不錯,跟當年的約翰-沃爾不相上下,都是那種打球比較無私,善於組織,速度極快,爆發力出色的控衛,唯壹不同的是,沃爾年少成名,基本功紮實,且技術嫻熟,而穆迪埃,他在高二之前,扮演的壹直都是替補的角色,雖然靠天賦漸漸嶄露頭角,不過他的技術,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如果登陸NCAA的話,在那些名帥的調教下,可能很容易就調整過來,但在CBA,根本沒人會培養和指導。
所以壹年以後,當穆迪埃踏入NBA的賽場時,他的狀態和比賽感覺都差得很遠,僅僅2個賽季,就被掘金送到尼克斯,然後又流浪到爵士,今年休賽期,穆迪埃始終找不到工作,最終,他和立陶宛聯賽的紮爾吉裏斯俱樂部達成簽約,年僅25歲,就告別了NBA的舞臺,真是可悲,可嘆。
回想起來,很多人都認為穆迪埃不該為了那120萬美元,放棄NCAA,從而丟掉狀元頭銜,認為他因小失大,會因此抱憾終生,但說實話,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讓穆迪埃再選壹次,我想他還仍會選擇CBA,選擇接受120萬美元的高薪,為什麽這麽說呢?看看穆迪埃的成長經歷吧,我想妳會從中找到答案。
相比於巴特勒,布萊德索,詹姆斯這些球星的童年,穆迪埃則要艱辛百倍,出生於剛果的他,在1歲時就沒了父親的陪伴,與2個哥哥,還有母親相依為伴,全家所有的收入來源,全靠母親種菜,以及賣咖啡豆,這對於需要撫養3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母親只能勉強湊夠他們的學費,平時的生活用度,幾乎全靠好心人的接濟,他們會時不時地,在穆迪埃家門口放壹袋米。
如果說是和平年代,這樣日子或許還能有點盼頭,但不幸的是,那個階段的剛果,戰火紛飛,再加上穆迪埃生活的地區,剛好就在首都附近,所以免不了被炮轟,穆迪埃已經數不清自己有多少個夜晚,是在床底下度過的,子彈就像雨點,時不時地就會射在他家的門上,他們趴在地上祈禱,期待全家能夠見到明天的太陽,盡管後來在姨媽的幫助下,他們全家移民到美國,但生活依舊清貧。
多年後,成名的穆迪埃只要壹提到母親,眼眶就會濕潤,在他的腦海裏,全是母親沒日沒夜忙碌的畫面,穆迪埃很心疼,也很無助,所以18歲時,當壹份120萬美元的合同擺在面前,他怎能不為所動呢,即使教練們告訴他,壹旦妳簽下字,妳就不再是狀元熱門,但穆迪埃還是堅定自己的初心,他太渴望接過母親肩上的重擔,然而改變全家的命運。
所以,妳現在能理解穆迪埃的決定了嗎?如果換做是妳,妳是否也會像他壹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