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占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
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壹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羅馬從誕生到覆滅,歷經千余年之久,期間其統壹意大利半島,與地中海強國迦太基先後發生三次布匿戰爭,奪取西地中海海上霸權,東征希臘馬其頓王國、埃及、小亞細亞等地區,統壹整個地中海地區,為其日後繁榮奠定了基礎。
安頓尼王朝時期,羅馬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其疆域版圖也擴張到了極點,成為歷史上繼馬其頓王國之後第二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國家,然其依然無法擺脫盛極必衰的歷史命運,自三世紀開始,帝國陷入危機,帝國分裂,人民起義,外族入侵,昔日強大的帝國壹步步走向歷史的墳墓。
擴展資料
原因:
1、奴隸制經濟危機導致了帝國經濟的崩潰
布匿戰爭之後形成的奴隸制莊園不僅導致了***和國基礎的瓦解,而且為帝國時期的3世紀危機埋下了隱患。這場危機使以後的羅馬經濟出現了很多變化:貨幣從流通領域的消失與向自然經濟的倒退。
工商業的萎縮;隸農人身依附關系的加強和不受法律約束的封建主義的興起;政府對經濟的幹預擴大。這壹系列的變化造成了羅馬中央政府的財政枯竭和地方封建勢力的形成,終使帝國衰落。
2、羅馬帝國主義的征服政策使羅馬制造了壹個充滿矛盾,危機四伏的環境
羅馬大量財力、人力的耗費皆與這種政策有關。維持大的軍事機器耗盡了國家的資財,並且連續的征服勝利使其統治集團變得更加貪得無厭,外來的腐蝕和與其他民族,尤其是蠻族的沖突,都是帝國的致命隱患。
3、道德的淪喪歷來被認為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之壹
據說圖拉真統治期間,羅馬城有32000名娼妓。假如我們相信壹些古典作家的說法,同性戀在當時是極其普遍的,甚至是時髦的現象。當時的羅馬街頭整日整夜遊蕩著大批的流氓無產者。
3-4世紀,羅馬的流氓既無收入又鄙視勞動,終日的興趣只在於出賣自己的選票和觀看野蠻的角鬥。這時的角鬥比以前規模更大,更加血腥,獅子、老虎等猛獸也被引進劇場,與赤手空拳的角鬥士進行生死決鬥。參觀角鬥的既有愚味無知的下層民眾,也有富裕的達官貴族。
各種宴會通宵達旦,為追求美味珍饈入口時的美妙感受,他們在飽餐之後吃催吐的藥物,以便再吃。嘔吐物把臺伯河水弄得汙穢不堪。
4、以蠻制蠻政策直接促成了帝國的滅亡
西羅馬帝國最後的皇帝被日耳曼雇傭軍首領奧多亞克廢黜。導致羅馬帝國滅亡。這種蠻族雇傭軍的出現源自於戴克裏先開始的以蠻制蠻的自殺性政策。軍隊的蠻族化使其在抵禦蠻族入侵的過程中毫無建樹,最終給自己培養了掘墓人。
5、公元166年和252年,發生了源起亞洲的可怕的瘟疫,結果使意大利的人口銳減,從而導致兵源短缺,不得不吸收大量蠻族加入羅馬軍隊,為蠻族入侵大開了方便之門。
百度百科-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