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原本指的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而老百姓心中的七星指的是:“福星、祿星、壽星、文曲星、武曲星、七政星、月老”,是能帶來“福、祿、壽、文、財、喜、姻緣運”的七種吉祥的星鬥。
擴展資料
1、福星,民間信仰的神仙之壹,象征能給大家帶來幸福、希望的人或事物。
根據《史記·天官書》中記載,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專門建造的廟宇來供奉歲星,而且這種祭祀制度壹直持續到晚清,以祈求歲星賜福天下,保佑五谷豐登。豐收是大福,所以歲星後來稱為福星。
2、祿星,民間信仰中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
在古代,科舉考試是求取功名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通過科舉考試就意味著可以當官發財,這是所有的人向往的,像祈求豐收壹樣,就產生了壹種祿神崇拜。
3、壽星,長壽之神。
4、文曲星,主管文運之星。
5、武曲星,為財星,司掌財富、武勇。
6、月老,月下老人,是主管姻緣的喜神、媒神。
7、七政星,就是就是北鬥七星,各有所主。
百度百科-七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