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街位於重慶渝中區東南部,街長約425米,寬不到10米,1886年,在這裏成立了重慶最早的有線電報局,1891年重慶開埠後,英、美、日等家在這裏開設洋行,形成“金融街”,隨著重慶水運交通的發展,商賈船家運貨來到重慶,少不了要和官府打交道,於是,在那壹帶就修起了不少貨棧、商行。因外國商人被限制在南岸,不經許可不能到城裏來,但外國商人又不能不辦事,於是就有了買辦,白象街在太平門內,靠近官府,於是就被各種買辦、商行當作辦事處駐地,因此,白象街有了重慶城最早的洋房子,這些洋房子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壹些優點,例如大多都采用了花格門窗,雕刻鏤空,相當精致,在相當壹個時期內,白象街都是重慶城建築最豪華的街道。
白象街15號是1897年宋育仁主辦的《渝報》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筆的《新蜀報》報社舊址。1938年,老舍移居白象街新蜀報館;1922年,陳毅在重慶《新蜀報》任主筆,和報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報》遷到重慶後,《大公報》第二任總編輯王蕓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壹個小寓所裏;1941年皖南事變後,周恩來在白象街舉行愛國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上一篇:法國杯最新賽程比分(了解法國足球聯賽的最新戰況)下一篇:準備金率下調意味著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