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像遊子壹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原文: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妳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裏之外遠行去了。浮雲像遊子壹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
擴展資料:
送君千裏,終須壹別。“揮手”,是寫分離時的動作,那麽內心的感覺又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只寫了“蕭蕭班馬鳴”的動人場景。這壹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詩人和友人馬上揮手告別,頻頻致意。
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著壹“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繾綣情義,可謂鬼斧神工。
《送友人》為李白的名篇之壹。這首送別詩寫得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相互映襯,色彩璀璨,寓情於景。班馬長鳴,形象新鮮活潑。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織在壹起,寫得有聲有色,氣韻生動。
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熱誠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惻的哀傷情調。這正是評家深為贊賞的李白送別詩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