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 25.00元
前言
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發展的最初形態。這裏所說的“古希
臘”,既不是壹個歷史名詞,也不是壹個地理名詞。從時間上說,
古希臘哲學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形成,壹直到公元6世紀初,最
後壹個新柏拉圖學園為皈依了壹神教的基督教的羅馬皇帝所封
閉,***延續了1凹0多年,中間經過了希臘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
羅馬***和國及帝國時期。從地域上說,它開始於小亞細亞的希臘
殖民城市,繁榮於希臘本土,並移植到亞洲、非洲的廣大地區。古
希臘哲學是壹個自稱海倫後代的小種族給歐洲和全人類所留的精
神寶藏。它追究宇宙來源,探索萬物真實,詰問人生目的,內容
豐富,氣象萬千,為人類的理論思維開辟了道路,給以後西方哲
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壹、古希臘哲學產生和發展的
社會歷史條件
古代希臘的社會是奴隸制的社會,古希臘哲學是奴隸主的哲
學。在奴隸社會裏,奴隸不但被當作生產力,供奴隸主使用,同
時被當作生產工具為奴隸主占有。奴隸主完全占有了奴隸,對奴
隸有生殺予奪之權。奴隸在古希臘的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據
公元前3世紀著作家雅典紐斯(Athenaios)的記載,在馬其頓亞
歷山大時代,科林斯有46萬奴隸,而自由民只有4萬人;雅典有
40萬奴隸,公民僅有2.1萬和1萬外邦人。現代學者們傾向於減
縮這個數字。科林斯的奴隸數字被減為6萬,雅典的奴隸被減為
10萬,此外有自由民10萬和半自由民、外邦人3萬,總的估計雅
典居民為25萬。哲學家同時是奴隸主,據說,亞裏士多德有13名
奴隸,他的學生和朋友塞奧弗拉斯托有9名奴隸。①
奴隸負擔了全部體力勞動,從沈重的不見天日的礦坑,到比
較輕松的家務活,以至代替主人宣讀文稿。這樣就給奴隸主們提
供了從事社會政治、軍事、文化活動的必要條件,在奴隸社會發
生了人類歷史上第壹次分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工。從這
壹分工中,精神勞動、文化學習、科學研究、文學和藝術創作獲
得了必要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亞裏士多德認為科學“首先在那
些有閑暇的地方被發現”②。在英語以及其他歐洲現代語中,“學
校”(scho01)這個詞就是來自古希臘語的“閑暇”(skh01e)。
二、古希臘哲學的文化背景
在古希臘哲學開始出現時,這裏已經是壹塊文化基礎相當豐
厚的土地。在這時候,荷馬的英雄詩篇,赫西俄德關於諸神譜系
的故事已經流傳了300年,為有文化的人家喻戶曉,成為生活的
教科書。其次隨著生產的發展,初步的自然科學知識也萌芽了,特
別是天文學和數學,後來是醫學。至於希臘的文學作品,偉大的
悲劇和喜劇,則是和哲學同步發展的,它們以不同的題材和方式,
表現著、探索著和哲學相同的主題,和哲學以及其他藝術門類***
同組成了燦爛的古代希臘文化。從荷馬以來,那些著名的篇章、傑
出雕刻家、畫家、音樂家以及科學家的名字,在柏拉圖和亞裏士
多德的著作中被廣泛征引,他們的言行被當作立論的依據。
在古代希臘人看來,哲學和神話是壹對孿生姊妹。哲學起源
於好奇,宇宙現象林林總總,經緯萬端,變幻莫測,使人百思不
得其解,於是人們產生了好奇之心,設定了難題所在,並且溯本
追源,窮究下去,從而產生了哲學。哲學就是對智慧的愛。但是,
在宇宙中,最巨大的難題,最深沈的奧秘莫過於宇宙自身,萬物
自身,人生自身。宇宙萬物是哪裏來的?消滅之後又回到哪裏去?
為什麽每類事物,個體眾多,不可勝數,卻有壹個***同的、單壹
的種,或者自身等同,絕對的本質使其成為真實?柏拉圖說:“只
有那些天分極高的人,更富於神秘的人,才能發現這類事物,適
當地分析它們,理解它們。”①到亞裏士多德,則索性把“愛智
慧”和“愛奧秘”看作是同義語。而“第壹哲學”和“神學”則
成為壹而二、二而壹的概念。
在神話詩篇裏,我們可以看到,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家用來
闡明宇宙生成的詞匯早就出現了。天空和大地,迷蒙的氣和發著
光的以太,還有那環繞著大地的海洋——奧開安諾斯(Okeanos)。
不過神話和哲學,在最初雖然探索著同類的問題,使用著同樣的
詞匯,但兩者的思維方式則完全不同。神話通過直觀,把這些自
然物形象化、神化,於是天變成了烏蘭諾斯(Ouranos)天公,地
變成了該亞(Gaia)地母。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多次重復著荷馬的
壹句話:“奧開安諾斯產生了眾神,冥河太提斯的母親。”更進壹
步,神話把諸神想象得和世間的男女壹樣,具有相同的相貌神態,
相同的七情六欲,相同的人性弱點,即所謂“神人同形論”(anthr0-
pom0rphism)。
既然神和人有著同樣相貌和品行,那麽神的氏族,也當然要
和人的氏族壹樣,有著血緣和譜系。於是壹個《神譜》(Theo-
gonia)就在公元前8世紀詩人赫西俄德(Hesiodos)的名義下出
現了。這是壹部以神話語言,以形象方式編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論,
可以說,它是以後哲學的、思辨的宇宙生成論的範本。
太初之始,混沌生成,
隨後是胸脯寬廣的地母,
在她堅實的懷抱裏,
萬物永遠繁衍滋生。
從混沌和幽暗生出了黑色的夜,
夜和幽暗因愛相融合和孕育,
分娩下以太和白晝。
為著嚴密覆蓋,地母生下烏蘭諾斯,
與她自身相等,繁星簇簇的天空,
這是處永不衰敗的聖地,
長住著那些至福的神靈。①
不過,哲學的、思辨的宇宙發生論、思維方式卻與此完全相
反。它在壹開始就把自己的理論放在經驗和理性的基礎上,重新
恢復了自然的本來面貌,開辟了理智主義的、現實主義的道路。他
們是自然哲學家而不是神學家。從克塞諾芬開始,壹切希臘的思
想巨匠都以反對人神同形,反對愚昧迷信為己任,直到公元4世
紀,基督教被宣布為羅馬帝國官方信條。
至於靈魂,荷馬把它看作是非實體影像,它的功能是呼吸,給
予肉體以生命,在肉體毀滅之後,成為無所著落的幽靈,孤零地
飄蕩在地府之中。至於靈魂不朽和轉世觀念則來自流傳於希臘北
方色雷斯的奧非教派(Orphikoi)。他們認為,如能保持靈魂的純
潔,它是可以永存的。他們編制了壹部具有特色的宇宙發生神話,
以酒神狄奧尼索斯(Di凹usos)為代表,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希
臘哲學史上,如果說畢達戈拉斯第壹次給予靈魂以道德意義,赫
拉克利特則更進壹步賦靈魂以思維、認識的功能,把它和宇宙的
最高原理“邏各斯”聯系起來。
說到自然科學的各專業部門,人所***知,它們在古代希臘,有
壹個漫長的歲月是和哲學混融在壹起的。不但在畢達戈拉斯那裏,
就是在柏拉圖那裏,亞裏士多德那裏,它們都是哲學的有機構成
的部分,不但是用來闡明理論的素材,也是制定理論的依據。所
以,在古代希臘哲學家往往也是在自然科學上有巨大成就的科學
家。但是自然科學知識和神話不同,如果說神話被稱為“希臘
的”,而他們的自然科學知識自古就被認為來自東方,特別是亞洲
的巴比倫和非洲的埃及。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巴
比倫國王的敕令中就有長度單位——指,每指等於1.65公分。在
他們的碑文中曾發現乘法表和平方、立方表。他們發明了十二進
位數,和十進位數同時並行。有系統地測計時間,在巴比倫很早
就開始了,在公元前的2000年,巴比倫把壹年定為365日或12個
月。
幾乎和巴比倫同時,非洲的另壹古國埃及在算術、天文、歷
法方面也取得了很高成就。而最著名的,還是他們在幾何學方面
的成就。由於每年尼羅河泛濫之後,需要重新測量土地,測地術
發展起來。在最早的時候,似乎就有壹種叫“牽繩者”的人,他
們丈量土地,並記錄其結果。他們的算術和幾何學的歷史紀錄,見
於公元前2200年傳下來的抄本。至於埃及僧人那種孜孜不倦,觀
察探索的求知精神,更使希臘哲人受到很大鼓舞。
古希臘的文學和哲學在壹起構成了希臘文化的重要部分。在
希臘古典時期文學的繁榮預示了哲學的繁榮。導源於神話的希臘
文學和哲學有血肉聯系。不但在哲學著作中大量引證文學篇章作
為論據,眾口傳誦,劇作家們也把著名的哲學人物作為主人公,把
他們的思想和行事加以描寫,以娛觀眾。希臘文學和哲學的更深
層關系,還在於它們的主題,例如關於命運、報應、任何人任何
神都不可逃避的必然性的探討,就是兩者所***同的。在悲劇《被
縛的普羅米修斯》裏,以最崇高、最莊嚴的風格,氣氛肅穆,情
感澎湃地描寫普羅米修斯反抗命運的鬥爭。普羅米修斯在《神
譜》中本是壹尊小神,可是經過埃斯庫羅斯(Aiskhulos,約公元
前525—456年)塑造,他成為壹個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於和
命運抗爭的偉大精神的化身。馬克思稱他為“哲學日歷中最高尚
的聖者和殉道者”①。
在索福克勒斯(S0ph0klees,公元前496—406年)的悲劇
《俄狄浦斯王》中,命運的主題更強烈地震撼著善良的心靈。跛足
的王子俄狄浦斯為了逃脫殺父妻母的可怕命運遁走他鄉,反而陷
入了命運的羅網。在這出悲劇裏,詩人安排了這位不幸王子和斯
芬克斯的會見。正是通過這個獅身怪物之口,希臘的先民提出了
響徹千古的人生之謎:
不論在地上,天空或海洋,
沒有壹件東西比此物更變化無常,
他生著兩條、四條和三條腿,
盡管聲音總是同樣。
當著用最多腳行走的時候,
也是它力最弱,步行最慢的辰光。②
許多讀過柏拉圖《會飲篇》的人,都會為偉大的喜劇家阿裏
斯托芬(Arist0phanes,公元前450—385年)關於愛情的奇想所
傾倒。然而,他在《鳥》中卻提出了頗具特色的宇宙生成論,人
們稱之為“鳥式的宇宙生成論”:
最初是夜、混沌和埃米波斯,
黑色的迷霧,
還有那塔爾塔拉寬闊地府,
既不存在地,也不存在氣,
天空烏蘭諾斯盡是虛無。
在最最初,黑色翅膀的夜,
產下壹枚無雛的風卵,
在埃米波斯無垠的胸脯。
從這裏……①
耐人尋味的是,在許多民族古老宇宙生成論裏都能找到這
“鳥式”論的痕跡。在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有:天地混為雞子,盤古
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
中的說法。
三、古希臘哲學的壹般特點和局限
開始於公元前6世紀,終止於公元6世紀的古希臘哲學,是
壹種豐富多彩的哲學。它的各種流派,不同傾向、側面、層次和
色彩孕育著以後西方哲學的不同形式。然而,作為***同的社會條
件和文化背景的產物,作為歐洲哲學最初的形態,它具有著某些
壹般的特點。
首先,作為壹種社會意識形態,古希臘哲學是奴隸主的世界
觀。德謨克裏特的原子論和柏拉圖的理念論,作為理論兩者是不
同的,以至對立的。但德漠克裏特和柏拉圖作為奴隸主的哲學家,
他們的理論卻都是為奴隸制度的合理性作辯護,為鞏固奴隸制度
服務的。他們都認為這種制度是合乎自然的制度,奴隸按照本性,
天生就是安分守己,從事沈重的體力勞動;奴隸主則按照本性,天
生就是發號施令,從事政治、文化、軍事活動。奴隸制是永遠不
可改變的,改變了奴隸制就是違反了自然,悖逆了宇宙自然和人
自身的本性。
不但這樣的階級偏見會有意無意地給理論打上烙印,甚至某
些社會觀念和政治理想,也會影響著哲學理論的形成。研究家指
出,柏拉圖單壹的、自我等同的理念和希臘城邦小國寡民、獨立
自足(0utarkeia)的理想之間有聯系,不是沒有理由的。至於弗蘭
西斯·培根說,把圓周運動看作是完全、美滿,是希臘人的種族
成見〔偶像〕,這就超出社會意識形態的範圍了。
其次,在理論內容上,古代希臘哲學也有某些***同的東西。從
內容上看,古希臘哲學家承神話的余續,壹直以追尋宇宙萬物是
從哪裏來的,探討事物的本性、本質是什麽為目標。關於自然的
研究是貫串古希臘哲學始終的主導線索。它以有形體質料為本原
的伊奧尼亞的宇宙生成論開始,而以新柏拉圖主義的神秘流溢說
告終,統統都離不開壹個宇宙生成問題。
當然在古典時代,反思領域擴大了,反思的層次深化了。柏
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更進壹步對事物本質存在的真實艱苦思辨,進
行了連篇累犢,卻並未取得積極結果的討論。如桌子的本質是什
麽,床的本質是什麽,桌子何以是桌子,床何以是床。此外,他
們還涉及了認識本身問題,倫理問題,以及政治制度問題。這樣
看來,古希臘哲學已經開始把目光從對象轉向主體,從客觀轉向
主觀。但是,在希臘人看來,這種轉變卻不曾發生,他們仍在孜
孜不倦地研究著自然,研究著宇宙,不過這自然不是外界事物,而
是靈魂的本性,不是大宇宙,而是心靈的小宇宙罷了。求知是人
的本性,人的自然,人生來是要求知的。德性是靈魂的特長,是
靈魂自身的票性。國家不過是擴大了的靈魂。所以,自然還是那
個自然,宇宙還是那個宇宙,不過是更深入到精微的層次罷了。早
期的希臘哲學家們往往把自己的著作稱為《論自然》,而原子論的
最後壹個代表,羅馬的盧克萊修也把自己的長篇哲理詩稱為《論
物的本性(自然)》,在這裏是壹脈相承的。
同時,也不應忘記,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除了理念論和實體
論以及關於認識、倫理、政治的學說,都各自有著獨特的宇宙生
成論。
最後,在思維方式上,古希臘壹直被認為是理論思維、思辨
哲學的策源地。黑格爾說:“壹提到希臘這個名字,在有教養的歐
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們德國人心中,自然會引起壹種家園之
感。”①不過,這是作為來源,作為發端來說的。誠然,希臘哲人
們非常重視思辨,亞裏士多德甚至於把這種最高思維方式,看作
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至福,但在實際上,對整個古希臘哲學說來,
理論思維、概念推理在哲學反思中還沒上升到主導地位。
在早期,在以有形體質料為本原的自然哲學家那裏,固然是
把壹定形體和性質的自然物作為萬物的開始之點,就是那些無形
體本原的主張者,正如巴門尼德,也不能離開從中心到周邊全等
的圓球來設想存在。柏拉圖的對話固然是把神話故事和戲劇形象
及哲學觀念融為壹爐,甚至於那Idea,我們譯為“理念”似成定
論,看來是極為抽象的理性概念了,但在古希臘人看來,這個源
出於“觀看”的詞,卻完全是直觀表象的。它是桌子自身、床自
身、美自身、善自身,不過不是用肉體的眼睛,而是用靈魂的眼
睛來觀看罷了。觀看這壹概念壹直與柏拉圖主義***始終,到普羅
提諾也還是把理智活動,把思維當作是觀看。亞裏士多德是概念
推理形式的發現者,只此壹項發現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但閱讀
亞裏士多德的哲學著作就會發現,他經常通過舉例子、打比方來
闡述自己的論點,更多地是用形象的類比推理,而不是抽象的概
念推理。
關於古希臘哲學的壹般特點,還可以進壹步分析,更可以從
其他角度來作不同的觀察。這裏,僅從它的社會功能、理論內容、
思維方式三個方面略加說明。很顯然,它的這三個方面的特點都
是和當時社會、文化、思維的發展水平分不開的,是與它作為歐
洲哲學的最初形態分不開的,不論古希臘哲人如何才華橫溢,他
們也超越不了自己的歷史時代。
四、本書段落的劃分
為著編選的方便,我們把歐洲哲學的第壹個形態分為四個段
第壹,早期希臘哲學。大體相當於人們習稱的蘇格拉底以前
的哲學。在歐洲哲學的這個萌芽時期,哲人們的註意力主要集中
在對作為大宇宙的自然的探討,所以經常被稱為自然哲學家。德
漠克裏特的原子論是這壹階段的最高成就。可是巴門尼德已經話
分兩頭,理分二路,在宇宙生成之外,把真理與存在的問題,也
置於理論視野之內。巴門尼德把早期自然哲學攔腰斬斷,成為兩
截。前後所討論的雖然仍是宇宙萬物,但解決問題的方式卻完全
異趣了。
第二,智者派、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這個公元前5—4
世紀,在古希臘史上的“古典時代”,也是希臘文化繁榮的高峰時
期。隨著巴門尼德的真理和意見的探討,人們對小宇審,對靈魂
的本性,給予了更大的關註。哲學的內容大大豐富了,把對普遍
概念的認識提到了首要地位。
第三,亞裏士多德哲學。它仍然屬於“古典時代”,但我們讓
它自成段落,因為,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也是
以後西方各哲學思潮的開拓者,他囊括以前哲學的各種流派,包
容著互不相容的傾向。所以,他的哲學的性質,至今還是專家們
爭論的問題。
第四,亞裏士多德歿後,古代希臘社會進入了動蕩時期。哲
學隨著希臘文化的傳播,在地域上有所擴大。但社會制度的沒落,
削弱了哲學的創造精神。它只是沿襲以前各派哲學的基本論點,適
應當時的需要來構造自己的理論。不過,即使在自己的暮年,希
臘哲學仍然保持著自身的特點,它面向自然,維護理性,對新興
基督教的蒙昧和獨斷不惜作流血的鬥爭,以另壹種方式發揚了古
希臘哲學愛智慧、尚思辨的精神,卻終於抵擋不住皈依基督教的
皇權的鎮壓而消滅。
--------------------------------------------------------------------------------
請讀片斷:
第壹編
早期希臘哲學
這壹部分是古希臘哲學的開始,在這裏選擇了7派
14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家的資料,從米利都派的泰利士
開始,到原子論者德漠克裏特為止。這些哲人被稱為
“自然哲學家”,因為他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萬物,追問
的是從哪裏生成,滅亡後又回到哪裏去。亞裏士多德稱
之為“本原”,即開始之點問題。他們的理論模式是壹種
宇宙生成論。這裏,巴門尼德是個例外,他除了自己的
宇宙生成論之外,還有壹個以存在觀為基礎的真理說,把
理性和存在誇張到不能再大的程度,得風氣之先,給以
後柏拉圖主義開辟了道路。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埃利亞
派,也是早期的自然哲學的分水嶺,在埃利亞派之後,自
然哲學提出了多種元素,代替了壹種元素,提出了組合
的觀點,代替了轉化觀點,給亞裏士多德思想奠定了基
礎。在不同派別之間,思想傾向的差異也開始表現出來。
在性質上有著以有形體質料為本原的米利都派和其他各
派;也有以無形體質料為本原的畢達戈拉斯的數目論。古
希臘哲學從壹開始就是道路分歧,色彩繽紛的。
研究家們往往稱這壹階段為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
這樣劃分當然也不無理由。如果這樣,智者派那些智慧
的教師們主要活動在蘇格拉底之前,但在思想上,他們
卻和蘇格拉底、柏拉圖更接近。所以,我們把他們歸於
第二編。
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們,據說都寫過著作,而且
往往以《論自然》為標題,但都已散失。現存的材料都
是從其他古代文獻記載中集匯起來的。其中最重要的來
源是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著作中有關的記述,雖然柏拉
圖對前輩的態度稍欠客觀,而亞裏士多德轉述又比較隨
便,然而他們所提供的信息仍是權威性的。相反,在晚
期作家的著作中對早期的哲學著作倒有更多的直接的摘
引。其中主要的有如:公元6世紀辛普裏丘對亞裏士多
德《物理學》的註釋,公元2世紀普魯塔克的《道德論
集》,公元3世紀希波呂特的《對壹切異端的反駁》,公
元2世紀塞克斯都·恩披裏柯的《反雜學》,公元3世紀
第歐根尼·拉爾修的《名哲言行錄》,公元5世紀斯脫鮑
斯的《文摘》。現代德國學者H.第爾斯(Diels)從有關
的著作中,廣泛地收錄了早期古希臘哲學家們的著作的
殘篇,以及後人對他們的證言,編成《蘇格拉底以前哲
學家的殘篇》(DieFragmentederV0rs0kratiker)壹書,
成為這壹研究領域的主要資料來源。這書的第6版,經
柯蘭茨(W.Kranz)的修訂於1952年出版(簡稱DK)。
--------------------------------------------------------------------------------
目錄:
目 錄
前言
壹、古希臘哲學產生和發展的社會歷史條件
二、古希臘哲學的文化背景
三、古希臘哲學的壹般特點和局限
四、本書段落的劃分
第壹編 早期希臘哲學
I米利都學派
壹、泰利士
(壹)生平與作品
(二)水是本原
(三)靈魂彌漫在整個宇宙中
二、阿那克西曼德
(壹)年代、著作及科學活動
(二)萬物的本原和元素是“無定”
(三)“無定”生成無數世界
(四)宇宙論
(五)動物與人的生成
三、阿那克西美尼
(壹)年代與生平
(二)本原是無限的氣
(三)萬物生成於氣的凝聚與疏散
(四)宇宙論
(五)氣與靈魂
Ⅱ赫拉克利特
壹、生平與著作
二、世界是壹團永恒的活生生的火
三、萬物都根據邏各斯生成
四、壹切皆流,無物常住
五、對立面是同壹的
六、天文學說
七、智慧與靈魂
八、宗教、人倫與風俗
Ⅲ畢達戈拉斯及其學派
壹、畢達戈拉斯及其學派的重要成員
二、論靈魂不朽及各種禁忌
三、數的學說
四、宇宙生成論
Ⅳ 埃利亞學派
壹、克塞諾芬
(壹)生平
(二)論神及其他
二、巴門尼德
(壹)生平
(二)著作殘篇及其他古代作家的記述
三、芝諾
(壹)生平和思想
(二)反對眾多的論證
(三)反對運動的四個論證及其他
四、麥裏梭
v恩培多克勒
壹、生平與著作
二、“四根”與“友愛”、“爭吵”
三、生成與滅亡
四、宇宙生成
五、生物進化
六、感覺與思想
七、靈魂輪回與宗教觀念
Ⅵ阿那克薩戈拉
壹、生平與著作
二、無限的“種子”是萬物的本原
三、自主的理智是運動的原因
四、世界萬物及其生成
五、感覺與思想
〔附〕 阿爾克榮
Ⅶ 原子論者:留基波和德謨克裏特
壹、理論貢獻、生活年代及著作
二、原子與虛空
三、世界的構成
四、原子的屬性
五、感覺與思想
六、倫理學
第二編 古典時期希臘哲學(上)
I智者
壹、普羅塔哥拉
(壹)生平與著作
(二)普羅塔哥拉的形象
(三)人是萬物的尺度
(四)論神
(五)壹切理論都有其對立的說法
(六)德性可傳授及國家起源論
二、高爾吉亞
論自然或非存在
Ⅱ蘇格拉底
壹、克塞諾封的記載
二、柏拉圖的記載
(壹)蘇格拉底思想的轉變
(二)蘇格拉底的智慧
(三)蘇格拉底的使命
(四)蘇格拉底的助產術
(五)什麽是勇敢
三、亞裏士多德的記載
(壹)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在理論上的聯系
(二)關於蘇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識”
Ⅲ小蘇格拉底學派
壹、歐克裏德與麥加拉學派
二、阿裏斯底波與昔蘭尼學派
三、犬儒學派
(壹)安提斯塞尼
(二)第歐根尼
Ⅳ 柏拉圖
壹、《第七封信》:研究哲學的緣由
二、《曼諾篇》
(壹)什麽是德性
(二)學習就是回憶
(三)關於回憶說的壹個實驗
三、《斐多篇》
(壹)理念存在——回憶說——靈魂不朽
(二)事物分有理念而存在
(三)絕對的大不會同時既大又小
四、《會飲篇》
(壹)論愛情的本質
(二)愛情與美的形式
五、《斐德羅篇》
靈魂的本性及其獲得知識的歷程
六、《國家篇》
(壹)第三卷:統治者的本性與生活方式
(二)第四卷:四種主要德性
(三)第五卷
(四)第六卷
(五)第七卷
(六)第十卷:詩人是摹仿者
七、《巴門尼德篇》
對理念論的自我反思
八、《智者篇》
通種論
九、《政治家篇》
種的劃分不等於部分的劃分
十、《斐利布篇》
(壹)二分法的基本原則
(二)存在物可以分成四類
十壹、《蒂邁歐篇》
(壹)造物主摹仿理念創造世界
(二)世界生成過程中的必然性
十二、《法律篇》
靈魂與運動
第三編 古典時期希臘哲學(下)
亞裏士多德
壹、《範疇篇》
(壹)關於十範疇
(二)第壹實體和第二實體
(三)關於各種性質
二、《物理學》
(壹)自然事物生成的本原
(二)關於自然的不同含義
(三)自然哲學的研究對象
(四)原因的種類及其作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