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來,張愛玲的出身顯赫,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祖母又是李鴻章的女兒。可這如此華麗的出身背後,卻爬滿了虱子。
張愛玲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因為父母離婚,她和弟弟跟著父親生活。從小就缺少父母的關愛,就連最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
17歲那年,張愛玲因無法忍受後媽的咒罵和毒打,伸手打了她後媽壹巴掌。結果被父親關了禁閉。
在這期間,張愛玲患了重病,差壹點就死了。可她父親,既不給她請醫生,也不許任何人來照顧她。她萬萬沒想到,自己18歲的生日,竟然是在這小黑屋中度過的。
她想到了死,同時,也想著要如何逃出去。
這些經歷,直接導致了她的性格變得特別敏感與冷漠。
2.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麽快樂!”
張愛玲7歲那年,看了壹些雜誌上的家庭小說,就興致勃勃的開始模仿,寫了壹篇小姑子與嫂子鬧矛盾的家庭糾紛類的小說。
可以看出,張愛玲從小就對寫作有著濃厚的熱情。這也跟她出身在書香門第有很大的關系。
張愛玲的英語也很好。她在香港求學的那三年中,日常溝通和寫信,都是用英文。
後來回到上海,她的《第壹爐香》和《第二爐香》,為張愛玲在文壇上打響了第壹炮。
成名之後的張愛玲,依然過著孤僻的生活。她只有沈浸在自己的文學世界中,才能獲得快樂。
3.
張愛玲寫了無數跌宕起伏的愛情小說,而她自己的愛情,卻像風雨飄搖之中的小船,停不了岸。
性格孤僻,不善於交往的張愛玲,遇見了胡蘭成。這突如其來的愛情,強硬的撞碎了張愛玲封閉已經的心門。
她曾送給胡蘭成壹張照片,照片後面寫著壹句話:“見了他,她變的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到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可胡蘭成,是壹個情場高手,是個有家室的人。他對愛情沒有絲毫的責任。這註定了張愛玲與他的戀情不會有好的結局。
雖然胡蘭成離婚,娶了張愛玲。可這幸福維持不到三個月,風流成性的胡蘭成就勾搭上壹個小護士。並且還壹本正經地對張愛玲說:自己想納壹個妾。
面對這樣的男人,張愛玲竟然選擇了原諒。這寬容的背後,是她渴望擁有壹個歸宿。
可是胡蘭成不懂得珍惜,竟得寸進尺,多次出軌。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張愛玲傷心欲絕,決絕的與他離了婚。
1955年,張愛玲去了美國,開始了新的生活。
36歲的時候,與65歲的賴雅結了婚。可是結婚不到兩個月,賴雅就病倒了。原本安穩的婚姻生活,掉進現實的困境。張愛玲用自己的稿費支撐著整個家庭的支出,直到1967年,賴雅去世。
後來,張愛玲壹直過著孤獨的生活。
1995年,張愛玲傳奇的壹生畫上了句點。
但她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經典,已夠我們去懷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