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匯率 - 為什麽說威廉二世逼俾斯麥遞交辭呈,是錯誤的?

為什麽說威廉二世逼俾斯麥遞交辭呈,是錯誤的?

鐵血宰相?俾斯麥,在德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不僅結束了德意誌民族400年分崩離析的局面,而且憑借充滿智慧的外交手段和政治眼光,壹舉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其執政的26年中,德國遊走在各大國之間,遊刃有余。

然而,隨著威廉二世的登基,壹改俾斯麥時期孤立法國,迫使俄國保持中立的外交體系,拒絕俄國友好,積極與英國結盟。結果,非但沒有討得對方歡喜,反而促使法、俄兩國結盟,德國在歐洲越來越孤立。這都與威廉二世的獨裁和自以為是分不開。

逼走俾斯麥是威廉二世的最大失誤。

俾斯麥之所以能夠成就德國的輝煌,都與威廉壹世始終信任分不開。盡管他的壹些做法處處充滿著風險和冷酷,兩人也發生過爭執,但威廉壹世從沒有要離開俾斯麥的意思,因為他知道普魯士的輝煌,離不開俾斯麥的智慧,他要知人善任。

只有29歲的威廉二世即位後,年輕氣盛,更有天生殘疾的自卑,稱帝後更加強勢和咄咄逼人,十分反感俾斯麥在外交的保守做法,最終迫使其遞交了辭呈。壹時間成為全世界熱議的話題,不同的是,國內壹片惋惜聲,列強們卻松了壹口氣。

狂妄的威廉二世,認為只有與當時的頭號強國?英國結盟,才能真正的威懾俄國和法國。為了討好英國,斷然拒絕了俄國示好的舉動,甚至將埃及的利益,慷慨地送給對方。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英國非但沒有結盟的意思,反而避而遠之。

這讓自命不凡的威廉二世倍感屈辱和沒有?面子?。而法、俄兩國的結盟,使得德國在歐洲面臨著來自英、法、俄三方的威脅。他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向了?不夠意思?的英國,並十分幼稚地認為,既然結盟無望,那就走向對抗。

他要給英國人壹個教訓。當英國人在南非作戰失利時,他竟然給南非總統發去壹份賀電,贊揚他們維護國家獨立的精神,並將英軍比作?武裝匪徒?。電文引起了英國上下壹片憤怒,反對德國的聲音越來越高,英、德兩國矛盾從此公開化。

俾斯麥苦心經營20多年的外交體系,不到2年就被剛愎自用的新皇帝毀於壹旦。盡管俾斯麥也十分的專橫、跋扈,但他知道統壹不久的德國應該?韜光養晦?、慢慢做大。如今,在威廉二世的?莽撞?下,德國的侵略性愈發彰顯出來。

肆意擴大殖民地,為殖民地而殖民地。

1892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繼續,作為加工型工業十分依賴對原材料的獲取,大國紛紛謀求海外殖民地,以獲取原材料對工業生產的穩定輸入。威廉二世也將目光投向了擴展海外殖民地,這壹點,還是符合當時國內工業發展的需要。

但是,他忽略了壹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要選擇有價值的殖民地。否則,不僅得不償失,還很有可能拖累整個國家。其實,俾斯麥執政時期,也知道擴展海外殖民地的重要性,但他更清楚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殖民地,必須符合這些特征:

壹是,政治上高度分裂。最好是?形如散沙?的國家,可以在統治期間,不會遭到大規模的反抗,減少殖民成本。二是,物產豐富。這是向海外擴展的目的,必須擁有有價值的原材料,可以維持本國的工業生產。

更重要的是,要有眾多的人口,不僅擁有廣闊的市場,消化本國的工業產品,而且還可以向企業提供廉價的勞動力,獲取更多的價值。放眼全世界,當時符合以上條件的,只有印度。這也是英國,自始至終不願放棄和保護印度的原因。

除此以外,真正能獲得經濟利益的殖民地不多,大都是既賠錢又分散國力的貧瘠土地。說白了,有利可圖的殖民地早被英、法等國瓜分完了,現在擴展海外殖民地,不僅不能帶來經濟利益,還要維護殖民地的正常運轉,增加德國的負擔。

更何況,德國受地理位置影響,並不適合發展成壹個海軍強國,也就無力去保護這些殖民地。然而,虛榮的威廉二世怎會有俾斯麥的深謀遠慮,他根本不考慮能帶來什麽好處,只希望通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來滿足自己作為統治者的成就感。

無形之中,威廉二世推行建立的全球霸權,成了為殖民地而殖民地。他缺少的不僅僅是政治遠見,而且處處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和不可壹世,?軍國主義?色彩越來越濃,列強們對此十分戒備,特別是英國,不但疏遠,而且更加警惕。

在生活中,大家有領導無能,累死下屬的例子嗎?歡迎留言壹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註?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上一篇:羅馬仕sense4的區別
  • 下一篇:我想知道冰魂怎麽玩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