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倒閉和經濟不景氣引發的裁員,直接導致大量勞動者失業,其中有約半數為非正式雇員。
在日本的這些非正式雇員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更高,相較於男性,在疫情中承擔的生活壓力也更大。
日本神戶大學教授中村智彥:日本壹直存在壹個問題,就是企業傾向於雇用男性的正式員工,確實是長久存在的問題。我們三十多年前大學畢業的時候,就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與男性相比,女性員工很難成為正式員工,只能以非正式員工的身份來工作,目前為止已經多次出現過問題。崩潰的成年人 困境中的女性,日本警察廳公布數據顯示,女性自殺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3%,男性則增加了22%。疫情期間居家的隔離生活、遠程辦公、更大的家庭壓力,也是日本女性自殺率激增的原因。
生活在東京的小林恵理子,在她48年的人生裏,曾嘗試過多次自殺。她第壹次決定自殺是在22歲,當時她在做壹份全職工作,薪水卻難以負擔她在東京的房租與生活費。在醫院被搶救回來後,她絲毫沒有喜悅,只有無助的嘆息:?我真的太窮了。?此後的20多年裏,小林恵理子慢慢調整自己,她在壹家非營利組織找到了壹份穩定的工作,也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寫成了書。但是,新冠疫情發生後,仿佛要把48歲的她重新拖回絕望的深淵:?我被降薪了,我看不到光芒。我開始時不時感受到壹種危機,我可能會再壹次陷入貧窮。?
在日本,有壹部分人被稱為?蟄居族?(Hikikomori),日本厚生勞動省將蟄居族定義為:?拒絕離開房屋並使其與社會隔離六個月以上的人?。日本政府公布的《生活狀況相關調查》顯示,全國40至64歲的人口中,約有61.3萬人處於?蟄居族?狀態;預計15~64歲的蟄居人口達115萬。疫情加劇,禁止大規模聚集、各大餐廳或娛樂場所關閉等防疫措施,使這些蟄居族?更有理由?過自我封閉的生活。
頹廢、孤僻、拒絕溝通沒工作意欲,依靠家人的接濟而生活。更嚴重者,斷絕與外界聯系。這種人群自殺率也普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