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樣驗知人死後的去處
斷除煩惱的聖人,死了以後,不會再投胎,除非他想行菩薩道,可以“乘願再來”這世間,度化眾生。這種境界當然很自在。
另外有人用念佛的方法,把煩惱調伏住,憑著佛菩薩的願力和自己的念力,可以往生佛菩薩的凈土,接受佛菩薩的教化,而得成就智慧,出離苦海。
除了上面這兩種人以外,死了壹定會再投生,投生的地方總離不開天界、人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這就是“六道輪回”。
從壹個人的死了以後身體各部的體溫、可以測知他到什麽地方。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腳下開始冷起,壹直冷到頭頂,最後只有頭頂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成了聖人。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腳下開始冷起,壹直冷到眼睛,最後只有眼睛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升天了。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腳下開始冷起,壹直冷到心窩,最後只有心窩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下壹輩自還是做人。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上面開始冷下來,壹直冷到腹部,最後只有腹部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餓鬼。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上面開始冷下來,壹直冷到膝蓋,最後只剩下膝蓋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畜生了。
假如壹個人死時,從上面開始冷下來,壹直冷到腳下,最後只剩下腳底暖熱,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那麽他就是到地獄受苦去了。
為了便於記憶,經書上有了壹首偈頌,可以幫助我們:
頂聖眼生天,天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足底出。
我們要特別註意的是,上面這壹測驗方法,只供妳作參考用,諸位千萬不要隨便到處亂摸死人的體溫,以免使死者產生憎恨和厭惡心,因為臨終時壹旦有了憎恨和厭惡心,恐怕會出生到地獄、餓鬼或畜生等三個不好的地方。
(以上資料摘於陳柏達所著的《五福臨門》)
探摸時要輕柔小心
3、天天夢到他,可能他需要妳的幫助,妳可念:南無阿彌陀佛、放生、供養三寶,把功德回向給他,勸他萬緣放下、壹心念佛、求生西方。
4、壹切皆因果,凡事要放下。(我的郵箱gyps1717@yahoo.com.cn )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
(第壹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凈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
1、臨終前後,每壹小時開示壹次,全文如下:
(1)冤親債主開示詞:
居士累世的冤親債主:
阿彌陀佛!
往昔 居士和妳們大家有緣。佛陀說:在壹切緣之中,結清凈的法緣最為殊勝。所以藉此會因緣,妳們要和 居士結最殊勝的法緣。也就是不要障礙他念佛求生西方的正念,現在請妳們以至誠心和蓮友壹起念佛,幫助 居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圓滿佛事,無量之功德,悉皆回向予妳們,讓妳們早日離苦得樂。藉此會殊勝的因緣,但願妳們大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圓成無上佛道。阿彌陀佛!
(2)臨終前開示詞:
居士:
阿彌陀佛!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過程,舉世之人,誰能幸免。佛陀說:世間是苦、空無常的。現在您要將世間的壹切,萬緣放下,心不起貪戀執著。並以至誠心懇切念佛,信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念佛求生之正念,能消業障,並能除現前所受之苦,而得清凈自在。現在請您以至誠恭敬心,壹心念佛,懇求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佛光普照。提起信願念佛之正念,聲聲阿彌陀佛,懇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念念求生西方,信願求生西方極樂國。阿彌陀佛!
2、斷氣三小時後,約二小時開示壹次(至少維至八小時),全文如下:
(1)冤親債主開示詞:
居士累世的冤親債主:
阿彌陀佛!
往昔 居士和妳們大家有緣。佛陀說:在壹切緣之中,結清凈的法緣最為殊勝。所以藉此會因緣,妳們要和 居士結最殊勝的法緣。也就是不要障礙他念佛求生西方的正念,現在請妳們以至誠心和蓮友壹起念佛,幫助 居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圓滿佛事,無量之功德,悉皆回向予妳們,讓妳們早日離苦得樂。藉此會殊勝的因緣,但願妳們大家,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圓成無上佛道。阿彌陀佛!
(2)亡者開示詞:
居士:
阿彌陀佛!
現在是您壽終正寢,也是您的神識要轉法界的時刻。佛陀說:世間是苦、空無常的。現在您要將世間的壹切,萬緣放下,千萬不可貪戀執著。要提起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正念,把握此會難得的機緣,了生脫死,永出輪回。現在請您以至誠恭敬心,和蓮友壹心念佛,懇求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佛光普照。此時阿彌陀佛,正以金色佛光普照著您,您正沐浴在阿彌陀佛,慈悲的佛光之中。無始以來您的業障、無明煩惱、壹切苦因,全蒙阿彌陀佛慈悲之佛光凈化,阿彌陀佛親垂接引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阿惟越致菩薩,圓成無上佛道。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補充:
1、既然已死,陽壽已盡。
2、壹般49天內,應當轉道。
3、托夢有可能。
4、只要為他做功德回向,就沒事了。
5、要勸他念佛求生西方,萬緣放下,很重要。
補充:
1、陽壽未盡壹般指自殺、車禍而死的人。聽說這樣的人轉世很困難,需要佛法超度。
2、妳現在唯壹要做的事就是:念佛、念經、放生、供養三寶,回向給他,決定能幫他減輕痛苦、轉生善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