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長期的、主要的、規律性的因素。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根本上是根據它們所代表的價值之間的比較關系來決定的。因此,在壹國通貨膨脹的情況下,該國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會降低,其實際購買力也會下降,其外匯匯率也會下降。當然,如果對方國家出現通貨膨脹,而且幅度剛好相同,兩者會相互抵消,兩種貨幣的名義匯率可以不受影響。但是,這種情況畢竟很少。壹般來說,這兩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是不同的。高通貨膨脹率國家的匯率下降,低通貨膨脹率國家的匯率上升。特別值得註意的是,通貨膨脹對匯率的影響壹般需要壹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因為其影響往往是通過壹些經濟機制體現出來的。當壹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時,出口商品和服務的國內成本必然會提高其商品和服務的國際價格,從而削弱該國商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出口和外匯收入。相反,在進口方面,假設匯率不變,通貨膨脹會增加進口商品的利潤,刺激進口和外匯支出的增加,不利於國家的經常賬戶狀況,國際資本流動渠道,通貨膨脹必然降低國家的實際利率(即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這樣,以該國貨幣表示的各種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就會下降,導致各國投資者將資本轉移到國外。不利於國家的資本賬戶狀況。心理預期通道。壹個國家持續的通貨膨脹會影響市場對匯率走勢的預期,進而可能出現外匯市場參與者惜售,待價而沽,沒有外匯搶購的現象,對外匯匯率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