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又稱國際貿易,是指商品和服務的跨境交易,壹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組成,因此也可稱為進出口貿易。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進出口貿易可以調節國內生產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國際供求關系,調整經濟結構,增加財政收入。
我們的東西來自世界各地,衣服鞋子可能來自東南亞,手機可能來自中國、歐美,汽車可能來自日本等等。
國際貿易是全球經濟的生命線。當商品或服務在巴西生產,然後賣給美國的人或企業時,就被認為是巴西的出口,美國的進口。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國,因為美國人自己不生產很多東西,他們選擇從中國和其他國家進口,比如世界各地的衣服,玩具,石油,汽車。如果妳去美國的大超市,妳會覺得好像所有東西都是中國制造的。美國每年從中國進口5000多億美元,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6543.8億美元左右,不到2000億美元,所以中國每年可以從美國人身上賺3000多億美元,這也是為什麽特朗普壹直說我們在占美國的便宜。但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不是中國,而是加拿大。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商品和服務年貿易額超過6000億美元,但美國從加拿大的進口幾乎與出口壹樣多。美國和加拿大幾乎達到了貿易平衡,這是壹個非常健康的狀態,而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往往會導致壹系列的問題。事實上,美國也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美國向世界出售高科技產品,如創新藥物、噴氣發動機、芯片、發電機和飛機。美國也出口知識產品,比如好萊塢電影,也出口玉米、棉花、大豆等大宗商品。壹個國家的年出口和進口之間的差額叫做凈出口。如果巴西向中國出口價值2500億美元的鐵礦石,然後從中國進口價值2000億美元的鋼鐵,那麽巴西的凈出口及時就是500億。這意味著巴西有貿易順差或貿易順差。美國2014年凈出口為-7220億美元,稱為貿易逆差或貿易逆差。
有些人認為貿易逆差沒有壞處。為什麽美國人的衣服幾乎都是進口的?為什麽美國人不自己做衣服?事實上,美國的生產商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他們穿不上的衣服,但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專註於生產其他高科技產品,如芯片和飛機。美國從其他國家購買衣服,因為比他們自己當地生產的衣服便宜。這就是國際貿易的價值。如果可以和其他有比較優勢的國家進行貿易,那麽什麽都自己做就沒有意義了,這和我們平時的專業分工很像,我們每個人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也提高了大家的生產效率。比如獵人專門打獵,農民專門種莊稼,然後和獵人交換大米換肉。
貿易的便利有時也有其他代價,尤其是對那些在海外生產這些商品的人來說。危險和惡劣工作環境的惡化是國際貿易的壹個醜陋的副作用,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全球貿易會導致發展中國家嚴重的環境汙染。
貿易逆差讓人感覺好像出口會讓國家富裕,進口會讓國家貧窮。畢竟,如果我們購買其他國家制造的東西,那麽我們就是在向海外輸送就業機會。這只是在壹定程度上,假設我們可以選擇買壹臺中國制造的電視或者馬來西亞制造的電視,因為馬來西亞的勞動力更便宜,馬來西亞的電視比中國便宜2000元,那麽我們會選擇買馬來西亞的電視。代價可能是國內電視機廠的工作崗位會少壹些,但是我們買了進口電視機,省了2000塊錢。我們可以用這2000元買其他的東西,比如帶家人去聽演唱會,或者吃頓飯。這會在這些行業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如果我買更貴的電視,這些工作崗位肯定就不存在了。
對整體有利,不壹定對個人有利。
國際貿易將在不同的經濟部門之間轉移。比如電視機廠的工人會去餐館打工,但是這些工作的質量會有明顯的不同。組裝電視的工人在制造業掙的錢可能比餐館服務員多得多。這些復雜的東西,對集體有利的,不壹定對個人有利。我們可以把這想象成壹種進化。經濟效率的提高總會損害壹部分人的利益,但對絕大多數人是好的。國際貿易降低了從蔬菜到汽車的所有消費品的價格,盡管壹些行業的工人明顯受到了傷害。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關於國際貿易價值爭論仍在繼續,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回到嚴格的保護主義,如對進口商品設置高關稅和限制外國商品的數量,這對經濟往往弊大於利,因為整體效率將會降低。目前,有壹些旨在消除貿易保護主義的組織。最引人註目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壹直在有效地推動不同國家就具體條款達成壹致,並幫助擱置爭議。當世貿組織也被指責偏袒富裕國家時,它沒有盡最大努力保護環境和工人。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取決於對本國商品的需求、政治穩定和利率,但最重要的因素之壹是匯率。
匯率就是當妳把妳的貨幣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時,它值多少錢。比如現在我們可以用6.8人民幣兌換1美元。讓我們看看匯率是如何影響國際貿易的。2008年以前,1美元可以兌換8元人民幣。如果壹個美國人在中國旅遊時想買壹件800元的衣服,她需要花費65,438+000美元。同樣,如果中國人在美國旅遊,想用100美元買壹雙鞋,需要花800人民幣。
回到現在,1美元兌換6.8元人民幣,意味著人民幣升值了。現在,美國人需要花費大約118美元才能買到壹件800元人民幣的衣服。中國人只需要花680元人民幣就可以在美國買到那雙價值65,438+000美元的鞋。這對出口和進口有同樣的影響。當人民幣升值時,我們從國外進口的商品會更便宜,但我們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會更貴。這個時候進口會上升,出口會下降。
假設1美元可以兌換10人民幣,現在美國人800元買衣服只需要80美元,中國人用100美元買鞋就需要1000元。匯率的升值和貶值會從價格上影響貿易。
匯率將根據供求關系而波動。當美國從中國進口更多的商品時,他們會用美元換人民幣,這會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人民幣會升值,而美元會貶值。這也是為什麽中國入世以來,人民幣這幾年幾乎壹致升值,因為出口越來越大,世界對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大。現在壹些國家將他們的貨幣與其他貨幣掛鉤。這種貨幣的央行希望將匯率保持在壹個特定的區間內,比如港幣。香港金融管理局將美元對港元的匯率保持在7.75-7.85的範圍內。他們買入或賣出貨幣來維持這個範圍。我國政府壹直在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以維持人民幣適當貶值或者不升值過快。壹旦人民幣升值過快,會打擊我們的出口企業。
我們剛才討論的只是國際貿易中的商品和服務的交換。國際貿易的另壹個方面涉及金融資產。國際收支中有兩個賬戶,壹個是經常項目,壹個是資本項目。
經常賬戶記錄商品和服務的銷售和購買、在國外獲得的投資收入以及捐贈和外援等其他轉移。美國從中國購買500億美元的電腦,應該記在美國的經常賬戶上。理論上,中國收到這500億美元後只能做兩件事。
壹個買美國的商品和服務或者美國的金融資產,比如股票和債券,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過去幾十年從美國賺的3萬多億美元買了美國國債。這些金融資產的購買記錄在資本賬戶中。
商品的流動和貨幣的流動是對稱的。如果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想購買比本國生產的更多的東西,就必須進口,於是就出現了貿易逆差或貿易逆差,國家就必須出售資產來支付這些進口商品。
世界經濟壹體化或全球化是壹把雙刃劍。就像目前最引人註目的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在過去幾十年裏搶走了很多美國工人的工作,同時不斷賺美國人的錢,使得美國的債務越來越多。當然這些主要原因都是美國自己造成的,但是這樣的結果確實對美國的中下層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了特朗普的當選以及後來美國的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