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1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震蕩回調逾1200點,幅度約1.92%。而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連續11天上漲,累計上漲逾2000個基點。特別是最近兩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調逾500個基點。
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強,市場也要逐漸適應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常態變化。
1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6.5859,創逾兩周新低,較上壹交易日下調241個基點。“當日有大量購匯客盤入場,市場因此有所回落。”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
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調111個基點,報6.5530,創逾兩周新低,終結兩日連升態勢。
在外匯分析師李劉陽看來,大額客盤購匯後,後續購匯力量將有所降低,6.6附近或是結匯入場的良機。此後人民幣匯率走勢將主要參考壹籃子貨幣對美元的變化。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已大大增強。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近日表示,人民幣匯率會更具彈性,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方向不會改變。具體的操作是堅持優化“收盤匯率+壹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同時引導實體經濟更多地用相關幣種來進行貿易、投資、結算。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分析,人民幣匯率將增強雙向波動,降低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波動的相關性,更多跟隨壹籃子貨幣匯率寬幅雙向波動。
李劉陽對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已經是“清潔浮動”的狀態。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認為,人民幣匯率實現“清潔浮動”,隨市場供求波動的方向非常明確。未來匯率將更有彈性,人民幣對壹籃子貨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面對匯率寬幅波動的變化,企業應做好哪些準備?彈性增加是今後匯率市場的常態,企業、銀行將從彈性市場中逐步學習如何管理匯率風險。
了解到,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不同企業影響各異,需要區別對待。匯率波動對純內銷型企業影響不大,對外貿企業影響很大,尤其是民營企業普遍規模比較小,對價格變動更為敏感。未來匯率波動將呈現常態化跡象,企業越早適應越有利。
“從8月份進出口數據中可見壹斑。8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貿易同比增長6.9%,低於前值和預期,而進口貿易增長14.4%,貿易順差收窄14%。”業內人士說。
在某大行外匯交易員看來,為應對匯率繼續上行的風險,出口企業可要求進口方提前支付貨款、增加預付款比例,或用人民幣定價結算,或者直接用外匯購買國外商品,將貨幣轉化成商品來對沖匯率波動。對進口企業來說,則可以采取延期付款或增加進口原材料采購等方式,改善企業績效和財務指標。
除此之外,“在簽訂產品銷售合同時也需要應對匯率波動風險。企業在資金交接與產品交接時可能會出現時空不匹配的情況,這時企業可以通過外匯期權、期貨、遠期交易或CCS等金融衍生品來實現套期保值。”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匯率補償機制,比如在匯率波動10%以上時要求額外補償或重新定價。
對個人而言,“在匯率雙向波動的情況下,居民不要投機性購匯。賭匯率單邊升值或貶值風險較大。”業內人士建議要基於實際需求購匯,如果有出國留學或旅遊的需要,可分階段在合適時機購買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