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994之前,中國經歷了固定匯率制和雙軌制。65438至0994匯率並軌後,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央行設定壹定的匯率浮動區間,通過調節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實踐證明,這壹匯率制度符合中國國情,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1997之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海內外對人民幣的信心不斷增強。但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中國作為壹個負責任的大國,主動大幅縮小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形成了基本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以防止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貶值加深危機。隨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步減弱,近年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外匯管制進壹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為取消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創造了條件。
2.為什麽要進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
答: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符合我國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對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緩解對外貿易不平衡、擴大內需、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雙順差持續擴大,加劇了國際收支失衡。2005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711億美元。今年以來,外貿順差迅速擴大,貿易摩擦進壹步加劇。適當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改革匯率形成機制,有利於實施以內需為主、優化資源配置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於增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提高金融監管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有利於保持進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貿易條件;有利於保持價格穩定,降低企業成本;有利於促使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於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效果;有利於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3.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原則是什麽?
答: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主動性是主要根據中國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來決定匯率改革的方式、內容和時機。匯率改革應充分考慮對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影響。可控性是指在宏觀管理上要控制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既要推進改革又不能失控,避免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大波動。漸進式,即根據市場變化,充分考慮各方承受能力,分步推進改革。
4.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內容和特點是什麽?
答: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壹美元,而是根據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幾種主要貨幣並賦予相應權重,形成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整,使其更具彈性,保持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參考壹籃子表明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人民幣匯率,但參考壹籃子並不意味著盯住壹籃子貨幣。它還需要把市場供求關系作為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的另壹個重要基礎。
按照匯率合理均衡水平計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這個調整幅度主要是根據我國貿易順差的程度和結構調整的需要來確定的,同時也考慮了國內企業對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
5.為什麽選擇當前時機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答:中國政府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壹貫堅持獨立自主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從中國的根本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目前是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好時機。目前,我國外匯管理逐步放寬,外匯市場建設不斷加強,市場工具逐步普及,各項金融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宏觀調控成效顯著,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世界經濟平穩運行,美元利率穩步上升。這些都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能夠達到預期的改革效果。
6.各方應如何應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帶來的挑戰?
答: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壹定影響。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積極穩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引導企業加強結構調整,平穩度過改革調整期。銀行和外匯管理部門要進壹步改善金融服務,加強外匯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企業應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步伐,轉換經營機制,提高適應匯率波動和應對匯率變化的能力。
7.這項改革出臺後,人民幣匯率是否會出現大幅波動?
答: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產生很大影響,這不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永遠不會發生。首先,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後,人民幣不再盯住任何單壹貨幣,而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匯率進行調節。國際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相互變動,客觀上降低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其次,隨著匯率等經濟杠桿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加強,外匯供求關系進壹步理順,國際收支調節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國際收支將趨於基本平衡,為人民幣匯率穩定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第三,中國將積極協調宏觀經濟政策,穩步推進各項改革,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最後,中國人民銀行將努力提高調控水平,改善外匯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