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對我們來說是個薄弱環節。我們有什麽計劃嗎?是的。但都被諷刺為“策劃,掛在墻上”!北京的規劃歷史留下了很多優勢:城墻,自然形勢,西山邊緣的水景,與市中心相連的水系。
我們做了壹些規劃,但是因為各種因素,很多方面並不適合。關於規劃我提了兩個建議:壹是把首鋼這樣汙染嚴重的部門搬出去,二是把中南海交給人民。但都被拒絕了。我們的規劃還有壹些歷史錯誤,比如拆城墻。因此,我們的綠地規劃應該著眼於整個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包括樹種規劃和苗木規劃。
2.關於觀賞植物的培育。
廣義來說,這個問題包括引種、選種、育種。
栽培植物品種的國際註冊、新品種和優良品種、國家專利等相關問題,都與育種問題有關。看看中國重要的種質資源,比如玫瑰、百合,都是別人傳入歐洲改良的。現在又回來賣給我們換外匯,很貴。他們拿的時候壹分錢沒花。
育種很重要,是我們的薄弱環節。中國的養花人不是不行,只是缺少機會和條件。目前,我們的育種工作存在許多問題。現在“引進國外”這個題材,只能是花大價錢引進國外的二三流品種,壹流品種國外絕對不會給妳。所以,如果我們不在中國申請專利,我們就不會從別人那裏得到最好的東西。因此,育種工作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做好栽培植物品種的國際註冊工作。我覺得育種認證和國家品種專利都要進行。因為育種大有可為,有些東西只要稍微做壹點,就是世界級的。我們在育種方面有兩個突出的問題。
2.1養殖需要資金,我們資金不足。
2.2觀賞植物的推廣至關重要。
3.關於觀賞植物的栽培、管理、應用和繁殖。
我們現在使用的樹木和草花的種類和品種越來越少。在栽培和管理上落後於許多先進國家,管理水平較低。
園林苗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首先,花園苗圃存在無序競爭
由於城市園林綠化的快速發展,園林苗圃的數量與日俱增,相互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導致苗圃苗木生產受經濟利益驅動,導致苗圃土地使用不合理,資源浪費,甚至因生產的盲目性而遭受重大經濟損失。2003年,湖南、浙江等地許多經營小苗的苗圃,由於市場上小苗供過於求,如冠幅為15cm×15cm的紅花?易經?哎?45元/株,幾乎無利可圖,甚至虧損[1]。
建議逐步建立花卉信息網絡,將國內外花卉市場信息和當地花卉產銷信息反饋給花卉管理部門和生產企業,以便穩步調整花卉生產布局和生產計劃。此外,要進壹步加強和完善花卉市場建設,建設花卉苗木展示銷售中心、花卉苗木信息交流中心和花卉苗木出口集散地,成為集貿易、展示、科技信息、儲運、服務於壹體的多功能花卉苗木市場。
二是園林苗圃的科研意識不強
由於園林綠化苗木的開發和研究需要精力和資金,而且周期比較長,直接生產苗木的經濟效益見效不快,所以很多單位不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在城市綠化苗木的開發和研究上,極大地制約了城市園林綠化的水平。
建議加強園林苗木的科學研究,註重引種、繁育和應用技術研究,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野生花卉資源和傳統珍貴的名木花卉,選育壹批有競爭力的新品種。可以組織科研單位,結合技術、生產和管理,解決園林綠化苗木生產和流通中存在的問題。此外,組織技術力量,大力開展苗木花卉生產培訓,努力提高園林苗木生產者的技術素質。
三是苗木品種單調
為實現城市綠化的生物多樣性,城市綠化苗木的種類應多樣化,根據景觀質量的要求,綠化苗木應有多種規格和類型。但是目前很多園林苗圃的苗木種類比較單調,規格也比較小。由於缺乏新的園林品種,大王椰、榕樹、秋楓、香樟、杜英等主要品種的市場競爭力減弱,經濟效益也在下降。盆花、盆景不僅規模小,而且檔次低,缺乏精品。
建議重視種質資源保護和品種更新換代,統壹種苗銷售中的“規範”計量標準等花卉種苗管理標準,加強現代花卉種苗培育示範基地的建設和推廣,規劃當地優勢品種的區域布局,形成品牌效應,實行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不同經營類型的苗圃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認清自己的區域、品種、技術、價格、規模等優勢和特點,把握自己的市場定位,發揮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