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成就都是靠演講取得的。”-希特勒
1926年,希特勒出版了他壹生唯壹的作品《我的奮鬥》。因為二戰後被禁,現在很難看到整本書,只是偶爾提到其中的壹些句子。我們最好不要斷章取義,從他的演講錄音中尋找希特勒崛起的答案。希特勒的口才和精力是驚人的。他曾創下壹年內競選5個不同職位,7天內走訪20個城市,壹天內發表10次公開演講的紀錄。幾乎每壹次演講都是照本宣科,根據各地選民關心的問題不同,他的演講內容也不同。
在當今時代,像他這樣的演說家已經不多見了。作為壹個長期生活在巴伐利亞的奧地利人,能把德語和普通話說得這麽標準,確實難能可貴,這也說明了他在言語上的努力。
希特勒的演講有許多不同於其他人的特點:首先,他在演講前必須長時間沈默,等到人群由嘈雜轉為安靜,再由安靜轉為喋喋不休,才開始演講;其次,剛開始講話時,語氣極其溫和,但很快就變得激情四射,手舞足蹈,經常踮起腳尖,幾分鐘就能達到歇斯底裏的狀態;其次,他的演講從不超過半小時,往往只有十分鐘左右,期間不會給聽眾任何打瞌睡或織毛衣的機會;最後,他的演講內容相當簡潔,提到最多的詞是“德”、“國”、“民族”、“復興”、“正義”、“敵人”、“形勢”、“鬥爭”、“成就”,而且從不引經據典,只談現代的東西。從他牙縫裏蹦出來的每壹個字都滲透著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讓從幼童到老人的所有人都激動不已,瘋狂的場面讓文革黯然失色。
我們來看他演講的壹段摘錄:“德國,人民,同誌們。”今年5438年6月+10月,英法等國向我黨我國提出……,…,…。我堅決拒絕了他們的無理要求!我從來不相信洋人的援助!絕不!我從不相信所謂的來自我們國家和民族之外的援助!德國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的人民!只能靠我們的人!德國人民,神聖的德國人民,必須以他們的勤勞、智慧、冷靜和勇氣,戰勝壹切困難!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前進,我們的民族才能振興!那些所謂的外交和非政治援助的唯壹目的就是破壞我們國家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毀掉我們民族的奮鬥意誌!在那些所謂的國際組織和協議中,也隱藏著邪惡的目的!.....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政府只為本國人民的生存和發展而戰!那些我們和德國永遠的敵人,從他們嘴裏說出來的只能是謊言!任何與他們合作的企圖都是對德意誌民族的背叛和犯罪!背叛和犯罪!我們將與這些無恥邪惡的敵人戰鬥到底!戰鬥到底!永遠!直到他們被徹底消滅!.....我們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取得了無數的成就,世界上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最後的勝利必將屬於德國人民!……"
掌聲和掌聲像山呼海嘯壹樣貫穿了他的整個演講過程。這種極端排外、以自我為中心的右翼民族主義思想與壹戰後德國人極端的失落感完全相反,但又緊密相連。它們形成了壹把劍的兩個鋒利的邊緣,都可以殺人,而且可以殺人不見血。
當時壹家報紙曾這樣評價希特勒:“這個人在用演講殺人。”後來的歷史證明了這句話的先見之明。但我不想簡單地責怪希特勒本人。德國後來的納粹主義並不取決於他的思想,而是取決於全國人民對這壹思想的認同感。
事實上,不僅在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和日本,在捷克、丹麥、波蘭,甚至在法國和蘇聯,都有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崇拜者。當時是席卷歐洲甚至半個世界的浪潮。誰應該對此負責?恐怕不僅僅是希特勒和墨索裏尼。
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世界秩序缺乏公德心和善良,如果不是因為英法美等國對德國赤裸裸的無情剝削,如果不是因為魏瑪* * *和中國混亂的經濟治理,如果不是因為繼續喪權辱國,這股思潮在德國永遠不會有它生長的土壤。人民會對希特勒的演講無動於衷,甚至會嘲笑他後來執政時表現出來的藝術水平。如果他致力於繪畫,他可能真的成為藝術大師..眾所周知,這類人的精神狀態壹般與常人不同。希特勒的演講天賦不是天生的。從錄音中可以發現,希特勒並沒有向群眾灌輸很多理論。與其說它們是政治演說,不如說是戰場上壹名軍官的動員令。
這種說話方式其實是他從壹戰的戰壕裏逐漸總結出來的,這位靦腆沈默的老兵在20世紀20年代通過不斷的摸索,逐漸成長為壹位能夠駕馭聽眾情緒的演講大師。在納粹黨早期,他在政治運動中經常顯得不知所措。當時他在部隊的上級評價他缺乏組織能力,不適合擔任領導職務。
他可憐的早年生活既是他的資本,也是他的負擔。資本就在於他能想工農之所想,急工農之所急。工農群眾很容易把他當成自己人,他在講話中也經常提到這壹點。負擔是他長時間擺不起領導官員的架子。他總是時不時和勞動群眾交朋友,有時像搖滾明星壹樣給崇拜者簽名拍照。他的形象與壹個責任重大、思想縝密的偉大政治家並不相稱。
雖然時間就像滴落在堅硬巖石上的水,逐漸改變了這壹點,但他平易近人的風格直到去世也沒有改變。畢竟大選不是靠嫻熟的演講就能贏得的,希特勒和納粹黨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執政能力。
1931年,德國失業人口超過500萬,相當於全國成年人口的四分之壹。他們的生活幾乎全無著落,雇主寥寥無幾。無論是保守黨、社民黨還是* * *產黨,他們所知道的就是在議會和刊物上互相批判,提出壹大堆“主義”,卻拿不出任何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辦法。而納粹黨卻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不跟別人爭論自己的理論,此時幾乎被打造成了壹個大公司。所有黨員都全心全意地投身於德國人民生產自救的活動中:有的從事市場情報工作,有的從事推銷工作,有的從事組織工作,有的從事運輸工作,有的從事培訓工作,有的從事會計工作,他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對窮人有求必應,關懷備至。不管妳是誰,只要加入他們,就能保證每天吃飽肚子,再也不會失業。
工人得不到工資——反正此時馬克的價值和廢紙壹樣——卻得到了鍋飯和壹些實物補貼,比如衣服和工具,還負責介紹福利房。這對勞動群眾是多麽大的刺激啊!
負責分發大鍋飯的納粹黨成員,把土豆、面包和副食倒進窮人的碗裏,用壹種簡單而充滿誘惑的方式對他們說:“妳們看,我們的國家山山水水,良田萬裏。我們需要材料和材料,需要科學和技術,我們每年都得過諾貝爾獎,物理,化學,醫學都是按順序收的。但是說到這個經濟,怎麽才能進入這種狀態呢?不就是因為當權者都被帝國主義收買了,不務正業,整天就知道腐敗,禍國殃民嗎?妳再看,街上那些警察就知道他們在我們人民面前神氣活現,可他們不都是漢奸的小走狗嗎?這些混蛋都是德國人民的公敵!希特勒總統什麽時候上臺,我們這個苦日子什麽時候才有希望?"
穿人衣服的擔心別人,吃人的死了。在成千上萬的工農對他們重生的父母納粹黨感激的淚水中,1932的德國總理選舉結果已經非常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