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是在研究宏觀基本因素及其變化和對匯率走勢影響的基礎上,得出貨幣之間供求關系的結論來判斷匯率走勢的分析方法。研究對象包括經濟、政治、軍事、人文、地理、突發事件等。壹般用來判斷長期匯率變化的趨勢。在壹些書中,把基本面分析僅僅定義為經濟因素的分析是片面的。
從基本面分析得出的匯率長期發展趨勢是可靠的、先進的。但其缺點是不能提供匯率波動的起點、停止點和時間。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匯率的變化並不嚴格跟隨基本面的變化。所以分析基本面壹定要結合技術面和市場心理。
二、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1.政治局勢:
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對匯率有很大的影響。形勢穩定了,匯率就穩定了。局勢動蕩時,匯率下跌。我們需要關註國際關系、黨派鬥爭、重要政府官員、動亂、暴亂等等。
2.經濟形勢:
壹國經濟各方面的綜合效應是影響其貨幣匯率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其中主要考慮經濟增長水平、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和利率水平。
3.軍事發展:
戰爭、局部沖突、暴亂等。會造成某個地區的不安全,對相關地區和弱勢貨幣的匯率產生負面影響,但對遠離事件發生國的貨幣和傳統避險貨幣的匯率有利。
4.政府和中央銀行政策:
政府的財政政策、外匯政策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對匯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時是決定性的。如果政府宣布將貨幣貶值或升值;央行的利率波動、市場幹預等。
5.市場心理學:
外匯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嚴重影響著匯率的走勢。對於壹種貨幣的升值或貶值,市場往往會形成自己的看法。當達成某種理解時,匯率會在壹定時間內發生變化。這時候就可能出現匯率的波動完全脫離基本面或者央行幹預無效的情況。
6.投機交易: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加速,湧入外匯市場的國際熱錢越來越龐大。這些基金有時由壹些投機機構控制。由於其巨大的交易量和對沖,有時會對匯率走勢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量子基金封殺英鎊和泰國珍珠,讓它們的匯率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
7.緊急情況:
壹些重大突發事件會影響市場心理,從而改變匯率,其結果的程度也會對匯率的長期變化產生影響。比如911事件,導致美元在短時間內大幅貶值。
主要經濟指標解讀及公布時間由於美元在外匯市場的地位,以及大部分外匯交易都以美元為中心,因此美國的經濟數據在外匯市場上最為搶眼。黃金和美元的關系最為密切,所以美元的走勢非常重要。
1.國內生產總值:
指壹個國家在壹定時期內,在其境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反映壹國整體經濟狀況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視為“最全面的經濟動態指標”。它主要由四部分組成: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數據的穩定增長說明經濟在蓬勃發展,國民收入在增加,有利於美元的匯率。反之,好處就弱了。壹般情況下,如果GDP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則視為衰退。該數據由美國商務部每季度統計,分為初值、修正值和終值。壹般會在每季度末北京時間21: 30公布上季度終值。
2.工業生產:
指工業生產部門在壹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工業產品的總價值。占GDP比重很大。由於工業部門雇傭大量工人,其變動對整個國民經濟影響很大,與匯率正相關。尤其以制造業為代表。這個數據是美聯儲統計的,每月15左右在21: 15或者晚上22;發布於15。
3.失業率:
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上升的數據說明經濟發展受阻,反之亦然。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失業率在4%左右,但如果超過9%,就意味著經濟陷入衰退。該數據由美國勞工部編制,每月第壹個周五21: 30發布。
4.貿易赤字(貿易逆差):
國際貿易是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壹個國家的出口超過進口時,就叫做貿易順差;反之,則稱之為赤字。美國的貿易數據壹直處於逆差狀態,重點是逆差的擴大或縮小。赤字的擴大對美元不利,反之亦然。這個數據是美國商務部編制的,上個月的數字在每月中下旬的某壹天晚上21: 30公布。
5.經常賬戶收入和支出:
經常項目是壹國資產負債表中的主要項目,記錄了壹國與外國之間資本流出和流入的情況,包括貨物/服務的進出口、投資收益、其他貨物和服務的收益以及單邊轉移等。如果為正,則為順差,有利於本國貨幣;另壹方面也不利於本國貨幣。該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於每月中旬某日21: 30公布。
6.資本賬戶收入和支出:
主要描述壹國的長期和短期資本流動,包括長期資本、非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特別提款權、誤差和遺漏、流動性短期私人資本。在金融日益國際化和自由化的今天,資本賬戶的影響不亞於經常賬戶。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影響越大。其對匯率影響的觀察方法與經常項目基本相同。
7.說明:
利率是借貸資金的回報或使用資金的價格。壹個國家的利率對貨幣匯率有直接影響。因為收益率高,高利率的貨幣需求上升,匯率升值;反之則貶值。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是由美聯儲會議決定的。
8.生產者價格指數(PPI):
主要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不斷上升的數據表明,生產正在蓬勃發展,通脹有可能上升,美聯儲傾向於加息,這有利於美元。另壹方面也不利於美元。該數據由美國勞動局編制,每月第二個周五21: 30發布。
9.消費價格指數(CPI):
以與居民生活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價格為基礎的價格變動指數是討論通貨膨脹時最重要的數據。隨著數據上升,通脹可能上升,美聯儲傾向於加息,對美元有利。另壹方面,對美元不利。但是,通貨膨脹應該保持在壹定的範圍內。過高(惡性通貨膨脹)或過低(通貨緊縮)都不利於匯率。該數據由美國勞動局編制,每月第三周23: 00發布。
10.批發價格指數(WPI):
它是根據大宗材料批發價格的加權平均價格編制的價格指數。所包括的產品包括原材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和進出口產品,但不包括各種服務。在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到的三個價格指數之壹與CPI和PPI的觀察方式相同。每月中旬公布上個月的數據。
11.領先指標:
它由股票價格、消費品訂單、每周失業救濟申請、建築審批規則、消費者預期、制造商交貨訂單變化、貨幣供應、銷售業績、敏感原材料價格變化、工廠和設備訂單以及平均工作周組成,是觀察未來6-12個月經濟走勢的指標。數據好,匯率上升;反之,就會下跌。
12.個人收入:
代表各種收入來源的個人收入總和。包括工資薪金、社會福利、支出和儲蓄、股息收入等。數據增加意味著經濟向好,消費可能增加,有利於本國貨幣;反之,則不利。經濟研究局編制,每月第壹天21: 30發布。
13.庫存:
包括工廠庫存、批發庫存和零售庫存。主要用於評價生產周期。如果庫存低於適當水平,就會增加生產,改善經濟,有利於貨幣;反之,則不利。數據由美國商務部編制,每月中旬21: 30或23: 00發布。
14.采購管理指數:
是衡量制造業的重要指標。從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庫存、員工、訂單交付、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方面調查制造業。數據以50作為強弱分界點,表示制造業改善有利於貨幣;反之則意味著衰退,對貨幣不利。該數據由供應管理協會(ISM)編制,每月第壹天23: 00發布。
15.耐用品訂單:
所謂耐用財富,是指汽車、飛機等重工業產品和制造業資本財富等不易消耗的財產。電器等其他東西也是如此。耐用品訂單代表制造商未來壹個月的生產情況,數據與貨幣匯率正相關,但要註意其防禦訂單的比重。耐用品訂單由美國商務部統計,壹般在每月22日至25日晚21: 30或23: 00公布。
16.容量利用率:
它是工業總產出與生產設備的比率。涵蓋生產、采礦、公用事業、耐用品、非耐用品、基本金屬工業、汽車和小型貨車工業、汽油等八個項目。代表以上行業的產能利用程度。當設備利用率超過95%時,意味著設備利用率接近極限,通脹的壓力會隨著產能的無力而迅速上升,在市場預期利率上升的情況下有利於美元。
另壹方面,如果產能利用率低於90%並持續下降,則意味著設備閑置過多,經濟陷入衰退,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的情況下,對美元不利。每月中旬公布上個月的數據。
17.房屋開工率:
壹般來說,新的住房建設分為兩種類型,個人住房和群體住房。理論上新屋開工率和建築許可增加對美元更有利,但其他經濟數據要綜合考慮。從6月16到6月19每個月都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