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性格
埃及人具有阿拉伯人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們正直、勤勞、熱情好客、慷慨大方、樂善好施,從不怨天尤人。他們爽朗寬容,也很健談,他們的即席演講能力令人嘆服。埃及人的家庭觀念很重,尤其是婦女。在埃及人的社會中,等級觀念依然存在。
2.相見禮儀
埃及人見面時壹般是握手,隨後親吻對方的臉。在上流社會中,逢喜慶節日,人們相見時常以觸鼻為禮。當地還有壹種吻手禮。埃及人還有壹種獨特的迎賓禮:就是用擊鼓、鳴槍等方式,表示熱烈的歡迎。在埃及,雙方見面時.要互贈名片。最好用英文或阿拉伯文名片。埃及人談話時習慣站得靠近些,他們的目光註視對方但不盯視。
3.拜訪禮儀
埃及人好客,拒絕邀請是不禮貌的。到埃及人家拜訪,可帶壹些鮮花或巧克力或具本國特色的小禮品。送禮物時,必須用右手。就座之後,切勿將足底朝外,更不可朝向主人。客人壹定要喝完主人倒的茶,按照風俗,不喝主人茶就意味著主人的女兒嫁不出去。在埃及,女性是不見不相識的客人的,也不陪客人吃飯的。他們習慣用自制的甜點招待客人,客人若是謝絕壹點也不吃,會讓主人失望也失敬於人。吃飯時,主人請客人多食,只說“請”,而不給客人夾菜。客人如酒足飯飽,就將右手掌放於左胸,說聲“感謝真主”,而不要說“吃飽了,不要了”。吃光盤子裏的食品是不禮貌的。如果客人是首次光臨,主人還會點上檀香。這樣做,壹方面表示對客人的深情,另壹方面也意味著請客過程的結束。
4.餐飲禮儀
埃及人的主食有米飯,面包等,葷菜有牛肉、羊肉,素菜有洋蔥、黃瓜等。當地人就餐前壹般都要說:以大慈大悲真主的名義。蠶豆是埃及人的壹種必備的食品。埃及人愛吃羊肉、雞肉、鴨肉、土豆、豌豆、南瓜、洋蔥、茄子和胡蘿蔔。埃及人喜歡清淡、香甜、不油膩的食品。宴會或家庭正餐的最後壹道菜都是甜食。在用餐時交談,被認為是對神的壹種冒犯行為。埃及人習慣用右手取食,認為左手不潔凈。埃及人壹般都遵守教規,不喝酒,但可大量飲茶。他們有飯後洗手、飲茶聊天的習慣。大都喝壹種加入薄荷、冰糖、檸檬的綠茶。他們愛吃壹種有花紋的甲蟲。絕不吃豬狗肉,也禁止談論豬狗事。不吃蝦、蟹以及鱔魚等怪狀的魚類。
5.服飾禮儀
埃及的傳統服裝是阿拉伯大袍,也是正式場合的國服。在農村不論男女仍以穿大袍者為多,城市貧民也有不少是穿大袍的。在壹般場合,男士衣著可隨便些,但絕不能穿短褲。女士不能穿裸露出雙肩、胳膊等部位的服裝。女士不能濃妝艷抹,可施淡妝。現代男性喜歡穿夾克衫、T恤衫,而西裝套裙、連衣裙為現代女性所鐘愛。當地婦女喜歡戴耳環手鐲等。農村婦女講究戴腳鐲,她們喜歡將發辮梳成單數,在每根辮子上還要系上三根黑色絲線,並掛上薄薄的金屬片作為裝飾。在壹些邊遠地區,女子外出還保留著蒙面紗的習俗。而在像開羅、亞歷山大等大都市裏,女子戴面紗已經不多見了。
6.旅遊禮儀
埃及是個伊斯蘭教國家,去埃及旅行,男女都不能穿裸露肩膀的衣服,男子不能穿短褲、背心。女子不能穿超短裙,緊身衣也不要穿。夏季去埃及旅遊,應攜帶防曬物品、感冒藥、止瀉藥。在換幣或購物時,最好帶上計算器,以防上當。開羅的地鐵衛生、安全,特別提醒的是:第壹節車廂為婦女專用。乘坐公交巴士時,應給婦女讓座。坐出租車不按計價器收費,談好價錢再上車。公***汽車人多、擁擠,開羅的公***汽車從不關門行駛。在埃及,接受埃及人服務,需要付小費的。
7.婚喪喜慶禮儀
埃及男女找對象首要考慮的是門當戶對,壹旦選中對象後,男方家長到女方家提親。結婚的新房由男方負責,女方購置家具。婚禮大多在星期四晚上舉行,慶祝活動要持續4天。埃及農村的婚禮場面熱鬧奢侈。婚禮大約要持續30天左右,耗資約千余埃鎊。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錫瓦綠洲,婚俗獨特:姑娘8歲定親,14歲完婚。成親時新娘頭上要編很多發辮,其壹半由娘家人梳編,另壹半需婆家人來完成。姑娘的嫁妝是100件袍裙。所以,錫瓦人家壹有女兒出生,母親就要開始忙著為其縫制陪嫁的袍裙。
埃及人家中有人去世,馬上就派人到親友家報喪,在城市,還要由壹位男子敲鼓報喪。在安葬完死者之後,才進行對死者的悼念或祭奠活動。在開羅的東南部,有壹座“死者之城”。這裏的壹排排的平房,是死者生前為自己建造的“住所”。每逢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死者的親友都來此祭奠亡者,形成了埃及的獨特葬俗。
8.留學禮儀
赴埃及留學,在衣著、儀態方面要嚴守伊斯蘭教規。埃及名勝古跡很多,但要多加註意有很多地方是禁止外國人拍照的。切不可主動與婦女攀談。同埃及人相處談話時,盡量回避政治問題、宗教糾紛、男女關系等話題,而多談壹些埃及的古老文明和優質的棉花。
9.商務禮儀
到埃及從事商務活動,最好在10月至次年4月往訪。行前必須查明伊斯蘭教的假日。當地每周工作日是從本星期六到下星期四,星期五是伊斯蘭教的休息日。商務活動用英語,持有阿拉伯文和英文名片均可。但埃及商人時間觀念不強,時常不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達。埃及貨幣為埃鎊,海關不允許埃幣進出關。埃及海關的外匯申報制度相當嚴格,外國貨幣進出關不限量,但需先報數額。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10.主要習俗
在埃及,為數眾多的伊斯蘭教徒仍然虔誠地信守每日5次禮拜的教規:即晨禮、晌禮、哺禮、昏禮、宵禮。每逢宗教節日,電視還播放總統及政府首腦去清真寺禮拜的鏡頭。每星期五是“主麻日聚禮”,在這壹天要做集體禮拜。埃及人以貓為國獸,認為仙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征。他們討厭豬、狗和大熊貓。埃及人喜歡綠色和白色,而忌諱黑色、黃色。他們認為“3,5,7,9”是積極的,而認為“13”是消極的。在埃及民間,人們認為蔥代表真理。右比左好,做事或走路以右手和右腳開始,人家門或清真寺先邁右腳。
埃及人相信星座會改變人生,相面在埃及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埃及,除了傳統的伊斯蘭教的節日以外,還有兩個別具特色的節日:聞風節和尼羅河泛濫節。聞風節,又稱春節。在這壹天,人們舉家外出踏青,聞聞春天的氣息、呼吸溫暖的和風。每年的8月28日,為了感謝尼羅河為埃及帶來的沃土、甘露,人們要舉行大規模的慶典活動,這就是尼羅河泛濫節。
11.主要禁忌
埃及人的禁忌主要與宗教有關。清真寺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進清真寺時,務必脫鞋。他們忌諱穿帶有星星、豬、狗、熊貓圖案的衣服,同樣圖案的包裝紙也無人問津。在齋月期間,如果妳在當地人面前吃喝東西、吸煙,或談論吃喝話題,會被認為是壹種挑釁行為。中學生男女是分開上課的。埃及人忌諱縫衣針。“針”在埃及是罵人的詞。萬不可贊美婦女腰細如針,她會感到蒙受奇恥大辱。千萬不要把照相機對準當地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