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出口退稅”壹欄的貸方發生額實際上是收回采購貨物出口時支付的進項稅額,從而減少“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科目的總體借方余額,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平衡。
就像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壹樣,三級科目不需要結轉到0,而是反映三級科目的發生。
對實行“免、抵、退”辦法的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性企業,按規定計算的當期出口料件未免、抵、退的稅額,計入出口料件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轉出進項稅額)。
按規定計算的當期應抵扣的稅額,借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內銷產品出口退稅),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鑒於已抵扣的稅款大於應納稅額但未足額抵扣,應按規定退還的稅款,借記“應收補貼”科目,貸記本科目(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收到返還的稅款後,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補貼”科目。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計算
1,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本期應納稅額=本期國內貨物銷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當期進項稅額合計。
當期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格×外匯人民幣報價×退稅率。
2、上述出口退稅計算公式的相關說明:
①目前的進項稅包括所有可以扣除的國內材料、公用事業、運輸費用、海關征收的增值稅以及其他稅法規定可以扣除的費用。
②外匯人民幣報價按財務制度規定的兩種方法確定,即國家公布的當日報價或月初、月末平均報價。計算方法壹經確定,企業在壹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三)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與出口貨物報關單及外匯核銷單記載的金額不壹致的,稅務機關按照金額較大的征收稅款,並按照出口貨物報關單記載的金額予以退稅。
應納稅款小於零的,結轉下期抵扣應納稅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是否有余額?外貿企業涉及的出口退稅,看似簡單,其實包括很多方面。如果財務人員覺得自己的能力或知識儲備不足以完成出口退稅的賬務處理,可以在網站上閱讀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