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越南:下壹個印度?

越南:下壹個印度?

很多人都在討論,和印度如此相似的越南,現在利弊已經顯現,會不會成為下壹個印度。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承接了許多從中國轉移過來的制造業,越南就是壹個明顯的代表。越南會成為制造業發展方向的印度嗎?目前來看,是可以的。

印度近年來依靠廉價的國內勞動力發展了制造業。印度人口非常多,人口結構非常年輕,不存在老齡化的問題。以外資為支撐,以國內勞動力為支撐,以豐富的自然和礦產資源為驅動,以國外市場為導向。

印度制造業規模大幅擴張,GDP總量不斷攀升。

越南近期的經濟發展表現出與印度的極大相似性,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模式上。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大量外國企業遷出中國,來到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的地方,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和機會。

越南充分利用其地理環境的優勢,以外國市場為導向,大規模增加其生產工業,並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進展。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南有可能成為印度。既是制造業的發展前景,也是制造業發展的另壹面。

我們通常說我們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壹般來說,我們描述的是壹個目標和方向。這個目標和方向通常是值得努力和奮鬥的,但印度未必是壹個好的歸宿。印度制造業過度發展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

首先,產業結構不完整,制造業產業結構單壹,消耗大量資源,廉價勞動力做出來的產品利潤很少,基本都被外國企業剝削。因為核心技術不掌握在手中,相當於把經濟命脈放在其他國家的刀口下。

目前,依靠制造業規模的擴大並不能幫助印度的產業結構完成轉型升級。民族工業處於較低水平,這是不可替代的。壹旦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力價格上漲,大量制造業將從國內撤出,經濟將面臨全方位衰退。

如果越南不重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能繼承的不僅是印度的制造業大國地位,還有依附於低端產業鏈的崩潰可能。

印度和越南都依賴大量外資註入,這兩個國家有壹個共同點:外向型經濟。畢竟越南是後起之秀,而印度作為他的前任,在外向型經濟發展上做得更好,也失敗過。

外向型經濟是指中國生產的產品不依附於國內市場,而依附於國外市場。對外貿易占該國經濟總量的絕大部分。外向型經濟的優勢在於資源流動活躍度高,經濟發展更快更熱。

但缺點是外向型經濟容易受到國外市場的沖擊,難以抵禦國際經濟的動蕩,容易受到外資的操縱和制裁。

印度在外向型經濟方面發展得比較好,是因為印度經濟早期的大規模增長依賴於國外市場,這使得印度的經濟建設工作異常迅速。太快,很容易過熱。如今印度極低的外匯儲備和極高的外債給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

而且印度國內通貨膨脹已經非常嚴重,有可能成為下壹個委內瑞拉。這是因為對外經濟依存度太強,匯率和經濟形勢無法掌控,外債過高,國內經濟受外國沖擊嚴重。外國操縱國內經濟和操縱數字壹樣容易。

和印度壹樣,越南依靠外向型經濟推動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從加入東盟到積極融入世界貿易組織。

去年的中美貿易戰為越南經濟提供了很大的優勢,因為中美互相設置貿易壁壘,導致越南的產品從反面更有優勢,導致壹些大企業流入越南。經濟高速發展的表面下,隱藏著巨大的經濟危機。

觀察越南,會發現越南和印度壹樣有劣勢,外匯儲備極低,外債極高,導致國內經濟隨時有崩潰的可能。由於越南經濟暫時處於上升期,通貨膨脹並不嚴重,但是否會走印度的老路尚無定論。

沒有人能保證越南會成為下壹個印度,除非越南政府做更多的遏制和宏觀調控。

綜合考慮印度和越南,它們都是極具活力的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抱有很大期望,但目前來看,發展中國家的前進道路充滿困難。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從人口來看,印度和越南都是人口結構相對年輕,人口紅利相對較大的國家。但人口紅利有其消極的壹面,這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發展的關系密不可分。

經濟發展必然促進人類發展。現在兩國都在積極發展工業化,必然會推動城市化。到時候人們的生產成本上升,勞動力不再便宜?如果在勞動力價格上漲過程中搬入的產品制造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將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可抗拒的危害。

可見,大量廉價勞動力不可能成為壹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長期優勢。

從資源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都會有燦爛的壹天。目前兩國制造業的發展都是以極低的成本消耗國內寶貴的自然資源。壹旦自然資源枯竭,兩國將失去對發達國家企業的吸引力。所以資源不是壹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印度和越南都有人口和資源優勢,只能暫時刺激經濟增長,不能維持經濟穩定和發展。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發展離不開國內市場的擴大和政府的宏觀調控。

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發展內需和所謂的內向型經濟。以國內消費市場為導向,激發國家經濟活力。

印度和越南都在國外市場生產產品,導致本國市場產品大量過剩。壹旦國外市場因經濟波動或其他因素而飽和,這些產品在印度和越南就無法消費,只能浪費。

而且國外需求不穩定,導致國內生產周期性。外需具有碎片化特征,是多個國家不同產品和上下遊產品的集合,導致國內經濟單壹化,產業結構不完整,對外依存度高,經濟結構的優化和改革無法完成。

第二是政府的宏觀調控。越南正在犯和印度壹樣的錯誤。越南無力控制國際市場匯率,嚴重依賴外資的註入和流通,這是壹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經濟發展、泡沫和繁榮的表象背後,是壹潭冒著毒的死水。政府應該通過宏觀調控控制通貨膨脹,阻礙本國經濟的衰退,但目前印度政府沒有采取任何適當的措施,越南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們總是容易被數字蒙蔽,被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量欺騙,必須透過表象看世界,感知繁榮背後隱藏的層層危機。

發達國家完成了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現在正轉向發展中國家割韭菜的局面。他們堅持最大化他們的利益。這個不好,下壹個更聽話。他們可以隨時抽回註入的資本,被金融科技操縱的發展中國家經濟跌宕起伏。

中國曾經因為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吸引了很多外國企業。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很多企業轉移到了印度和東南亞,對中國經濟造成了壹定的影響。

但是中國的政策是非常正確的,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註重科技創新,發展內需,虛實分離。靠自己的力量站穩腳跟,而不是靠別人虛偽的支持。印度不會成為第二個中國,但它可能會成為越南的榜樣。印度政府的自由放任對經濟產生了不良影響。

越南的自由放任政策也產生了壹定的影響。如果不及時調整,將對其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成為和印度壹樣的命運。

發展中國家只有壹條路,因為經濟發展是綜合因素的整合,所以發展中國家必須把握經濟發展的規律。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裏,盲目魯莽是死路壹條。

  • 上一篇:預收貨款結匯的問題
  • 下一篇:把銷售額的提成改成毛利,但是提成點不變,違法嗎?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