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六大金融機構為救市提供更長的抵押貸款寬限期,到巴菲特願意為8000億美元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再到美國總統布什於03年2月1680億美元簽署的兩年期刺激計劃,美國救市的頻率和力度都極為罕見。那麽,壹系列美國式的救市能給我們什麽啟示呢?
眾所周知,“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經濟不好,股市自然也好不了多少。所以,這次“救市”,美國政府是第壹個從經濟上救的。美國總統布什在簽署了6543.8+068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後,表示這是對低迷的美國經濟的“助推器”,他還表示,美國“完整的經濟體系甚至可以抵禦比目前更嚴重的沖擊”。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自然給金融市場帶來了樂觀情緒,也增強了股市投資者的信心。在強勁買盤的推動下,美國股市連續第三天收高。從美國的壹系列救市行動中,人們可以發現,在所有的救市行動中,政策救市是第壹位的,也是最先啟動的。早在次貸危機爆發後不久,美國政府就開始評估危機對美國經濟可能造成的損害和影響,並根據評估結果及時發布了將采取刺激經濟增長計劃的利好消息。這壹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不僅有助於美國經濟應對短期的不確定性,也緩解了次貸危機對經濟的沖擊,給了信心瀕臨崩潰的金融市場壹個喘息的機會。雖然次貸危機的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未來的影響還有待觀察,但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無疑有助於美國經濟盡快走出次貸危機。
反觀中國,雖然席卷全球的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而如果美國經濟能在救市政策下盡快恢復增長,中國經濟仍能繼續在高速增長的道路上前行。但無論未來發生什麽,次貸危機都會使美國和全球經濟面臨壹定的衰退壓力,美國金融危機也可能通過貿易渠道減緩中國的增長。因此,身處世界的中國經濟再也無法獨善其身,中國的金融市場也不再是天堂。為了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當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時,我國應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調控的力度和節奏,確保金融和經濟的平穩運行。
這壹次,除了政策救市,市場力量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個巴菲特願意為8000億美元市政債券提供再保險的救助案例表明,由於次貸危機的影響,市場在過度恐慌中出現非理性拋售,壹些高信用評級的優質證券面臨挑戰。為了防止債券保險公司的AAA信用評級出現風險,進而給市政債券市場帶來壹定程度的威脅,同時也是來自資本的逐利沖動,巴菲特的鼎力相助成為了來自市場的重要救市力量。因為,如果這些保險公司接受巴菲特的建議,那麽他們就可以解凍監管準備金,不再擔心自己的信用評級被降級,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呢?海瑟薇也將獲得大量豐厚的收入。畢竟巴菲特的救市條件是,“我們收取兩倍保費提供再保險。”近年來,隨著資產價格的上漲,財富在中國少數人中間迅速積累,擁有數百億資產的人很多。雖然他們當中沒有巴菲特這樣的富豪,但是他們借助市場的力量影響市場的力量越來越大。因此,美國式救市的救市經驗不僅值得具有戰略投資眼光的投資者咀嚼,也值得有關方面在制定應急預案時綜合考慮。
除了政策和市場力量,在美國式救市中,金融機構的自救也值得壹提。鑒於供電中斷危機日益嚴峻,美國六大金融機構近日宣布聯手為技術上需要強制供電中斷的業主提供更長的“寬限期”。這種金融機構自發的聯合救助,不僅可以幫助房貸業主度過“寬限期”,使這些金融機構減少自身損失,還可以防止美國樓市在寒冬中雪上加霜,遏制次貸危機的進壹步惡化。
從政策救市,到市場救市,再到金融機構自救,美國式救市向我們展示了壹個由各種力量、各個層面共同構建的立體救市網絡。美國金融機構的自救值得中國金融機構借鑒。因為經營信貸的金融機構本質上是非常脆弱的,在突發事件或信用危機爆發後,金融機構及時聯合自救,不僅有助於緩和局勢,還能為政策救助贏得更多時間,是利己利人、造福國家的雙贏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