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啟動“政府上網工程”及壹系列相關工程,中國將實現進入“網絡社會”的“三步走”;
第壹步:實施“政府上網工程”,在公眾信息網上建立各級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提供政府信息資源* * *享用和應用項目。
第二步:政府網站與政府辦公自動化網絡相連,與政府各部門的職能緊密結合。政府網站演變為便民服務的窗口,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與政府部門的手續,建設“電子政府”。
第三步:利用政府職能,啟動行業用戶上網工程,如“企業上網工程”、“家庭上網工程”,讓各行各業、千家萬戶都能接入網絡。通過網絡,不僅可以享受信息,還可以實現各種社會功能,形成“網絡社會”。
2、“政府上網工程”建設規劃
(1)場地規劃
最好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為中國政府的導航網站,有29個部委行政辦公室,連接到各省市政府主機,供部委二級機構使用。部委主頁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 * *和部(行、部)”的形式出現,省、市政府網站應以“×××省(市)人民政府”或“××省(市)局”的形式出現。每個政府網站都有機構設置、政府職能、政策法規等基本欄目。
(2)域名規劃
部委和省市政府的域名統壹規劃,壹個多媒體網絡的域名要對應,以便169/163的所有用戶都能訪問。
(3)郵箱規劃
各個政府部門的網站應該考慮設立虛擬郵箱,比如江蘇省政府的辦公郵箱,以顯示正式性和權威性。
(4)網頁規劃
政府網站的網頁設計要簡潔美觀,界面要與政府形象保持壹致,網頁大小要有限制,網頁要及時響應,可以多種瀏覽器瀏覽,便於檢索,同時有純文本版甚至外文版,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5)主持人策劃
“政府主機”設置在電信港,作為政府網站的專用服務器。每臺政務主機由電信部門提供1G硬盤空間,並實現數據庫管理,提供交互功能。
(6)標準規劃
對政府網站、域名、主機、網頁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範。
(7)信息規劃
區分和篩選政府信息資源中的安全信息和不安全信息,加大力度研究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妥善處理公益性信息和增值性信息的關系及其在網絡建設中的比重。
3、“政府上網工程”優惠政策
為推進“政府上網工程”的實施,針對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國郵電總局研究制定了相應的政府部門網絡技術方案,並出臺了“三免優惠政策”,即。
(1)“在規定期限內降低中央和省市政府部門網絡通信費;
(2)組織ISP/ICP免費制作壹些政府機關的主頁信息;
(3)組織ISP/ICP對各級領導和相關人員進行免費上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此外,同時開辟多渠道、多途徑的投資來源,以股份制、合作、代理等多種方式運營政府網站,實現“信息源支撐信息源”的良性循環。
4.政府上網工程實施進度的主要表現。
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電信部門的協助、軟硬件廠商、ISP/ICP和新聞機構的支持和幫助下,“政府上網工程”自實施以來取得了很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網站數量快速增長。
2002年至2003年,網站數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同時服務內容也有所創新,這也說明我國電子政務的應用服務水平亟待提高。政府網站占全國網站總數的比例從2006年4月的1.4%,5438個增加到2002年2月的1.7%,絕對數量也從3359個增加到6148個,增加了83%。
(2)政府部門信息化進程加快有序推進。
目前,我國政府上網的內容主要包括:壹是政府職能上網;二是信息在線;第三,日常活動上網;四是網上辦公;第五,網上專業市場交易。例如,外經貿部設立了壹個名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的網上交易場所,這裏有數百萬個生產廠家和產品供用戶查詢交易。
到2000年,80%的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將上網,應用項目的實施將進入良性循環。同時,啟動“企業上網工程”和“家庭上網工程”,推動我國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中國部分部委典型在線應用
中國人民銀行:網上支付
海關總署:報關與外匯聯網外匯核銷系統
工商局:紅盾信息網提供企業數據庫。
國家旅遊局:網上預訂,網上旅遊線路制作等。
教育部:在線教育
衛生部:網上醫院
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稽核系統與電子報稅
外經貿部: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網上發放
國家技術監督局:網上打假
水利部:發布防汛信息
地震局:地震監測網
新聞出版署:圖書出版和在線電子報紙新聞網
勞動部:就業信息網
其他:網上政府公文使用電子簽名,實現辦公自動化和網上政府采購。1,刺激信息投資和消費需求
(1)電信部。迄今為止,互聯網在180多個國家擁有用戶,連接了6500多萬臺計算機主機和130多萬個網絡。據估計,整個政府在線項目至少需要建立數千個網站。如果建壹個網站供他人登錄瀏覽,建設成本約為65438+萬元,年運營成本約為2萬元。該項目將帶來4億元的投資和4000萬元的年支出。這將是中國電信部門的壹項重要收入。
同時,政府接入互聯網必將帶動壹批硬件制造、軟件開發和網絡服務企業從中受益。
(2)企業和普通人
通過網絡,企業和老百姓可以少跑路,少蓋公章。
新華社20日受權全文播發《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農村教育的決定》,部分地區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農村遠程教育。
2.樹立政府形象
政府上網,讓政府有更多途徑直接了解市民需求,增進相互了解和溝通;政府工作透明度越來越高,對政府工作和國家公務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進壹步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的溝通提供了技術手段,為國際政府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為政府的開放運行提供了技術基礎。
3.提高行政效率,節約開支,增強透明度,促進開放。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借助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了網上辦公。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是壹個2000人的政府機構,管理全市城市規劃、設計施工、房地產行業和市場、產權登記、礦產資源、國土資源、城市測繪等業務。可以說是“執政”了。由於審批程序復雜,工作效率低壹直是社會討論的焦點。但由於該局實施了壹系列信息化工程,在計算機網絡的支持下,可以同時公布辦文的程序、要求、期限和狀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大大提高了公文的及時辦結率,贏得了社會公眾的好評。
4.促進官民實時溝通。
網絡最大的特點在於互動性。“政府在線項目”使政府能夠有更直接的方式了解公民的需求,普通民眾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增進相互了解和溝通。
比如,青島市政府在山東省率先開通了網上市長信箱。開通當天,市長郵箱收到9封郵件,至今已收到近500封。網上市長郵箱是在市長王家瑞的親自倡議下設立的,第壹封郵件就是他用英文發的。他認為,政府上網拓寬了聯系公民的渠道,可以向社會釋放政府的意圖,讓老百姓了解政府的想法。王市長說,上網相當於通過電腦實現了領導下的基層,實現了政府部門與人民群眾的直接對話。政府網站演變為便民服務的窗口,實現了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從不同渠道獲取政府信息、享受服務的目標。
5.豐富網上中文信息資源。
“政府上網工程”解決了信息高速公路上“路多車少”、“車少”的問題,成為推進信息化進程最具代表性的實質性舉措,使信息資源真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