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外匯行情大全網 - 外匯開戶 -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升降的含義有何不同?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升降的含義有何不同?

區別:1.直接標價基準貨幣為外幣,標價貨幣為本幣,間接標價相反 2.直接標價買入價小於賣出價,間接標價賣出價小於買入價 3.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則為本幣貶值,間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則為本幣升值.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壹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壹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壹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壹定單位的外幣折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壹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壹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幹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壹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壹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壹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壹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 上一篇:真正的隱形富豪有哪些
  • 下一篇:中國的新常態對匯率運行有什麽影響
  • copyright 2024外匯行情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