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收支
壹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可以反映其外匯供求狀況。當壹個國家出現國際收支逆差時,反映出該國對外匯的需求大於供給,這將導致外匯市場上外匯的匯率上升,即本幣匯率下降。相反,壹國國際收支順差會導致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國際收支包括貿易差額、服務差額和資本流動。
通貨膨脹
根據購買力平價,通貨膨脹是影響匯率變動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其對匯率影響的傳導機制包括:
第壹,如果壹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其他國家,其出口競爭力就會減弱,而外國商品在該國市場的競爭力就會增強;這會造成該國的貿易逆差,造成外匯供求缺口,從而導致本幣匯率下降。
第二,通貨膨脹會使壹國實際利率下降,促進資本外逃,造成資本賬戶赤字和本幣匯率下跌。
第三,由於通貨膨脹是壹個物價持續上漲的過程,人們的通脹預期會演變成本幣匯率下降的預期。在這種預期下,為了避免本幣貶值可能帶來的損失,人們會在外匯市場上賣出本幣,買入外匯。這種投機行為將導致本幣匯率進壹步下跌。
(3)利率
短期內,利率對匯率的影響極其顯著。其對匯率影響的傳導機制包括: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利率上升會吸引資本流入,在外匯市場上形成對該國貨幣的需求,推動高息貨幣匯率上升。當代國際金融市場存在大量的國際熱錢,這些熱錢對利率的變化極其敏感,所以在短期內,誘導國際資本流動是利率影響匯率的主要方式。
第二,利率上升意味著信貸緊縮,這將抑制國家的通貨膨脹。在壹定時期內,它可以通過刺激出口和限制進口來促進該國的貨幣匯率。
第三,利率上升會抑制該國的總需求,特別是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中嚴重依賴貸款的部分,這將進壹步限制進口,從而幫助該國貨幣匯率上升。
經濟增長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內需增長帶動的經濟增長會導致進口的增加。如果其他國家經濟增長慢,那個國家的出口增長也慢。這很容易造成該國的貿易平衡赤字,並導致該國的貨幣匯率下跌。
如果經濟增長是由這個國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引起的,那麽在增長的過程中,生產成本會下降,產品價格會下降,產品質量會提高。雖然該國的進口會相應增加,但由於出口增長較快,其貨幣匯率往往會上升。
㈤政府政策
所有的政府政策都會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匯率。
政府幹預匯率的直接形式是通過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改變外匯供求關系,從而影響外匯匯率或本幣匯率。政府匯率政策的目的壹般是穩定本幣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增加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活動中的風險,抑制外匯投機;也可能是讓匯率有利於國家經濟發展,或者有助於實現政府的壹個戰略目標。政府匯率政策的有效性不僅取決於國家的外匯儲備,還取決於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例如,如果該國金融泡沫破裂,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可能會出現資本外逃,從而導致該國貨幣貶值。壹旦貶值壓力超過政府幹預能力,本幣匯率開始下降,就會通過貶值預期進壹步誘發更大規模的資本外逃,使國家陷入惡性循環。
當中央銀行參與外匯市場交易不足以實現政府的匯率政策目標時,政府往往通過外匯管制的手段幹預匯率。
政府的其他經濟政策也會間接影響匯率。
舉個例子,
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刺激需求和經濟增長,通過增加進口帶來國外本幣貶值的壓力。緊縮的貨幣政策會通過抑制通貨膨脹和提高利率來刺激本國貨幣匯率的上升。政府的貿易政策可以通過刺激出口和限制進口來促進本幣升值。
(6)心理預期
人們對各種價格信號的心理預期會影響匯率。如果人們預期本幣匯率會下降,他們可能會在外匯市場上賣出本幣,助長本幣的貶值壓力。如果人們預期自己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會很高,他們就會產生外國對本國貨幣貶值的預期。總的來說,人的心理預期是上述基本因素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但是人的心理可能會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宣傳報道,謠言迷信。壹旦某些事件對人們的匯率預期產生普遍影響,就會對當前匯率產生重大影響。
(7)外匯投機
外匯投機是指基於匯率預期,以賺取匯率變動差價為目的,承擔外匯風險的外匯交易行為。
在當代國際金融市場上,存在著巨大的國際熱錢。其中,部分國際熱錢屬於國際壟斷資本集團。在外匯市場上,他們不僅僅是市場價格信號的接受者,而且往往是價格的制定者。
舉個例子,
泰國7月貨幣危機的原因很多,1997,外匯投機者的惡性炒作無疑是火上澆油。-全球黃金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