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互聯網,壹大波因為失業即將離開打工城市的年輕人,把所有的個人物品掛在網上出售。
疫情導致裁員,收入減少,但北京上海深圳的漂泊者房租還是要交,花還是要還。沒有足夠的收入,卻要承擔高昂的生活費用,他們不得不決定離開。
相當關鍵。以前與疫情脫節的行業現在都受到了沖擊,更不用說那些直接受影響的行業了。疫情的次生災害剛剛出現,嚴重的還在後面。
2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大城市為5.7%。這是有調查數據以來的最高失業率。
盡管如此,壹些人認為實際失業率並不止於此。
交通銀行國際研究總監洪灝追蹤的高頻經濟活動數據分析顯示,主要城市地鐵平均客流量不足去年的50%。
他由此推斷,大約有三分之壹的工人沒有復工。這些工人是否失業還不確定,但他們的工作不確定性肯定增加了。
據進壹步推斷,這些大城市以外的低線城市的失業情況可能會更糟。
雖然用地鐵客流估算失業率的方法並不準確,但其大方向與我們不謀而合:中國的真實失業率高於公布的數字。
我們知道就業形勢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影響收入和支出,還影響投資和信心。
如果就業不穩定,那麽所有刺激消費的措施都只是空談。
有人說,不要只盯著中國的失業率。現在國外的失業率比國內嚴重多了。為什麽不說說呢?
我就想說,在全球經濟壹體化的大背景下,外國不景氣,中國怎麽做好?我們都在同壹條船上。
目前全球失業率暴漲。
美國勞工部4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升至664.8萬人,創歷史新高。
這也是為什麽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有人擔心經濟會陷入通縮。
在當前的危機中,企業的生產和居民的消費都受到了疫情的打擊,經濟的供給和需求(尤其是需求)都大幅下降。
當家庭和企業都自發收縮資產負債表時,來源於銀行的信貸就會急劇收縮,這將直接導致經濟的通貨緊縮。
我們擔心的是,如果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的局面持續下去,全球經濟可能會陷入大蕭條。
三
這不是危言聳聽。
美聯儲(Fed)預測,美國將有4700萬人因此失業,失業率高達32.1%,超過上世紀六三十年代大蕭條時期的24.9%。
此前美國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最高為1982年69.5萬。今天的失業金數據已經達到歷史新高的5倍,是美國歷史上失業人數最多的壹周!
由於失業嚴重,購買力下降,美國出現了牛奶過剩,威斯康星州的奶農被迫倒掉幾十萬加侖的牛奶。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是的,我們的中學政治課本上就教過。當時我們認為這是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重要表現。
據新聞報道,疫情期間,美國出現牛奶過剩,威斯康星州奶農被迫倒掉數十萬加侖牛奶。
倒奶發生在美國1929大蕭條時期。
現在危機情節重演,讓人毛骨悚然。
這種情景的導火索是疫情,但目前全球疫情沒有減緩的跡象。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4月3日,全球病例數達到6.5438+0萬,死亡人數超過5萬。
新病例的數量幾乎呈指數增長,幾乎覆蓋了每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最新確診病例已超過24萬,拐點尚未到來。
當然,中國也未能幸免於世界地震。
目前,我國出現了外貿企業“倒閉潮”。
天眼調查顯示,從2月1到4月1的兩個月時間裏,全國被註銷/吊銷的進出口外貿企業已達12396家。
壹向外貿業務發達的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受到重創。廣東東莞外貿制造工廠倒閉、關閉的消息接連傳出,壹大波失業人口由此而來。
雖然很多外貿企業開始自救(賣口罩),但這並不能解決訂單驟減、暫停出貨、外匯管制等問題。
只有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才能恢復正常。
四
之所以說這麽多,是因為有些人對當前經濟過於盲目樂觀,以為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經濟會出現“V型”反轉。
這種想法有點幼稚,政策只能改善,不能徹底扭轉經濟下滑。
如果非要“差”的話,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確實比國外略好。但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外貿企業“倒閉潮”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批評經濟,而是警告人們,這場危機的影響遠遠大於所有人的想象。
雖然很多政府采取了很多相關措施,但是對於失業率的持續上升,實際上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