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
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面臨著三個極其強大的敵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從16世紀到鴉片戰爭前,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封建經濟已經明顯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在它沖破封建經濟的桎梏之前,資本主義列強(註:70年代以後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侵略了中國。如果沒有資本主義列強入侵的影響,中國可能會慢慢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社會。鴉片戰爭後,外國列強的入侵使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壹)帝國主義列強想把中國變成殖民地。
1,列強瓜分中國。
早在鴉片戰爭前,英國就向中國走私大量毒品、鴉片和掠奪白銀。遭到中華民族反對後,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後,資本主義列強爭相發動壹系列侵華戰爭,公然占領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他們從軍事上、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侵略中國,企圖迅速把中國變成殖民地。只是由於中國人民的絕望抵抗和沈重打擊(如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列強才改變了侵略策略,正式允許中國保持獨立和統壹。列強培植和利用中國的反動統治者作為維持其殖民統治的工具和走狗。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是半殖民地。
2.反動統治者視小偷為他們的父親。
歷屆反動統治者,從慈禧太後到蔣介石,都是奴性十足、畏首畏尾的列強的奴隸和代理人,資本主義列強在中國成了皇帝的父親。列強還在中國培養了壹定的買辦階級和壹些不確定的買辦勢力,幫助外國皇帝掠奪中國的資源和財富,奴役中國人民。
3.列強壟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破壞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資本主義列強把壹些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根據這些條約,它們在中國享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司法特權。他們允許中國割地、賠款、讓步,從而確立了他們使用和經營中國領土、領海、領空、內河航運、鐵路和公路的特權。
僅1842、1860、1895、1901年,列強掠奪中國銀行765438+2億多。
列強不斷增加對中國的商品和資本輸出,民族市場幾乎被壹掃而空。據美國Ramey統計,1931年外國列強在華投資達32.4億美元。
到了蔣介石統治時期,外國皇帝已經完全壟斷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外國皇帝在華大開銀行,發行紙幣,吸收存款,壟斷操縱外匯,管理外債,保管關稅和鹽稅,使中國財政金融成為他們的附庸,成為民族資本的最大債權人。
他們壟斷了中國的交通。1931年,中國鐵路線路總長14200公裏,外國皇帝擁有和經營到1200公裏。在航運業中,外籍船舶占總航運噸位的82.8%。他們設廠買礦,先壟斷中國重工業,再控制中國輕工業。他們還推行農村經濟的殖民化,掠奪和控制茶葉、煙草、棉花、絲綢等廉價工業原料和廉價勞動力,壟斷中國經濟。
他們通過自己在資金、技術、設備、原材料等方面的巨大優勢,控制、排擠、吞並民族資本。他們建立或利用買辦勢力的商業網點,迅速擴大商業容量,排擠全國商品市場。
他們殘酷地壓迫和剝削中國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他們用極其惡劣的勞動條件,難以忍受的勞動強度,極低的工資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以至於剝削的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中國工人階級維持勞動力生存和延續的底線。
4.資本主義列強殘酷鎮壓了中華民族的反抗鬥爭。
他們唆使、支持甚至脅迫中國打內戰,以便從中漁利,擴大勢力範圍。
他們勾結中國反動勢力,抵制、瓦解乃至扼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他們極度敵視農民革命。他們勾結中國封建勢力扼殺太平天國、反教會鬥爭、義和團運動等農民革命運動。
他們聯合國內反動派,或公開露面,或密謀策劃,或出錢買槍屠殺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土地革命戰爭、人民解放戰爭等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
5.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切斷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外國列強(國際資產階級)侵略中國的目的,是和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壹起搶奪中國的廉價資源和勞動力,搶奪和占領中國民族資本的現在和將來的市場。他們想打壓甚至消滅中國的民族資本,而不是扶持中國的民族資本。他們想把中國永久變成外國列強的殖民地,而不是把中國培養成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
列強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和後來形成的官僚資本,堵塞了民族資本發展的主要經濟通道,堵塞了民族資本成長的必要社會條件,把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扼殺在搖籃裏。
(二)地主階級和封建主義
1,地主階級是中國封建制度的骨幹和階級基礎。他們和富農壹起,占中國農業人口不到65,438+00%,卻占有80%左右的土地。他們對農民極其殘酷,用地租和高利貸野蠻剝削農民,用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禮教奴役農民,用剝削階級政權和封建勢力壓制農民。地主階級對中國廣大的農村社會實行封建統治。
2.他們是封建秩序和封建思想的忠實捍衛者。他們反對壹切觸及封建制度的革命和進步,哪怕是壹點小小的改進都會激起他們的仇恨。他們血腥屠殺了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的農民革命。在戊戌變法中發動血腥政變;努力鎮壓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者;辛亥革命後,他頑固地要求保持舊秩序,並多次試圖恢復舊秩序。為了維護封建制度,他們痛恨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所以本質上反對發展民族資本主義。
3.面對近現代資本主義列強(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為了保住自己的工業和封建特權,壹步步屈膝退讓,可以出賣自己的主權,不斷滿足侵略者日益增長的要求,成為他們的工具。他們與外國皇帝發生沖突,很快就會相互勾結。地主階級已經完全喪失了封建初期的歷史進步性。他們和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結合在壹起,是反動的、保守的、腐朽的社會力量。
官僚資產階級和官僚資本主義
1.清朝洋務派官員私人投資興辦企業,是中國官僚資本的最初形式。官僚資本壹出現,就充當了帝國主義經濟買辦的角色。甲午戰爭後,隨著資本主義列強在中國的經濟擴張,大官僚、大資本家、大地主這些都不放心的官僚資本也迅速膨脹。
1927年至1936年,外國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支持的蔣介石集團,依靠政權和軍事力量,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緊密結合,形成了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主義。
2.官僚資產階級對外依附帝國主義壟斷資本,對內殘酷剝削人民。利用反革命內戰和買辦活動積累了大量財富;並不斷排擠、壓迫、吞並民族資本;通過機會主義和公開掠奪,完成了在金融、商業和工業上的壟斷。在農業上,他們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堅定捍衛者,是最大的地租和高利貸者。
抗戰開始後,他們發了大財,趁機勒索錢財。抗戰勝利後,他們竊取勝利果實,利用接受之名,霸占日本天皇在中國掠奪多年建立起來的龐大金融、工商資本和財富。與此同時,光復區人民的血汗在“法幣”的交換中被激烈壓榨。
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乘虛而入,惡性膨脹,總資本積累已達200億美元。1947期間,官僚資本占中國工業經濟的80%。中國的金融資本大部分屬於四大家族,各種商業上利潤很大的重要業務被四大家族壟斷。
3.官僚資產階級的出現是反動政權、資本剝削和買辦經濟相結合的社會腐朽產物。在經濟上,他們兼並外國皇帝和內部封臣,壟斷中國經濟,嚴重剝削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同時排擠、壓制和兼並民族資產階級。
4.由於官僚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展,其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都離不開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支持。所以它的階級利益和社會本質決定了它願意臣服於帝國主義,做壹個奴隸。政治上總是充當漢奸,經濟上總是充當壹般買辦。它壹心維護封建制度,政治上成為其代表,經濟上相互滲透。它聯合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反對中國的壹切革命和進步,殘酷鎮壓敢於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剝削和壓迫的人民和進步力量。我們竭力維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經濟秩序和政治統治。
第二,弱階級弱革命
中國懦弱的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軟弱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必然失敗,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 * *生產黨的誕生,宣告了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的破產。
(壹)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本主義
1.早在16世紀,中國封建經濟就出現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萌芽。
2.17世紀投資洋務學堂創辦新型企業,由壹般“商股”組成的中下層力量是國家資本最早的正式形式。與此同時,民族資本創辦了壹些新的小型企業,改造了壹些舊的手工業作坊和大作坊。然而,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實力尚未形成。
甲午戰爭後外資的大舉入侵,刺激了民族資本形成和發展的欲望。此外,洋務派工業壟斷的破產和滿清政府政策的允許,使民族工商業資本得以形成。
3.1914至1918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自相殘殺,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壓迫和剝削,減緩了對中國的商品和資本輸出,使民族工業在國內外市場獲得了壹定的缺口。民族資本在輕工業的紡織、面粉行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的煤炭生產經營擴大。
然而,隨著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列強們迅速而瘋狂地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和剝削。民族資本的黃金時代無奈而倉促地結束了。
4.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僅經濟實力弱,而且沒有建立獨立完整的經濟體系,甚至沒有建立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在資金、技術、設備、原料、能源等方面,都依賴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也受到封建地租率、高利貸率和商業利率高的制約。外國皇帝的資本和中國的地租、高利貸剝削結合在壹起,形成了民族資本發展不起來的枷鎖。民族資本隨時可能被帝、官、印的強大資本吞噬,只能在三座大山的經濟夾縫間艱難徘徊。
5.甲午戰爭後,民族資產階級以獨立的政權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產階級有了很大發展。壹戰後,列強再次掠奪中國經濟,與中國封建勢力和逐漸形成的官僚資本相互交融,使民族資本每況愈下,民族資產階級壹蹶不振。
民族資產階級陣營歷來分為兩派。其中上層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與皇帝、官員、封建官吏關系密切。其成員多由官僚、大地主、大商人轉化而來,其最初的政治代表是康有為、梁啟超。它的中下層是它的左河北部分,由小官、中小地主、商人、工匠轉化而來,與皇帝、官員、印章關系不大。
小資產階級是民族資產階級中的經濟貧困階級,資本小,經濟政治地位低。此外,它還包含了大量的華僑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是民族資產階級中最厭惡皇帝、官員和印章,最同情勞動人民,最激進,最贊成革命的左翼部分。左吉的政治代表是孫中山。
6.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它的左翼,有革命的壹面。這是因為他們在生存發展中受到皇帝、官員、封建官吏的擠壓和壓榨,隨時有被壓垮、被兼並的危險。他們渴望沖破枷鎖,擺脫威脅,獨立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右翼,有妥協的壹面。這是因為:
(1)他們弱小的經濟無法與皇帝、官員、封建主主導的強大經濟相比,不敢與之抗衡。
(2)他們在資金、技術、能源、設備、原材料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依賴皇帝、官員、官吏。他們在經濟上受皇帝的控制,在政治上受官方的控制,受封侯的控制。
(3)他們與皇帝、官員、印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不能自立。比如他們的上層階級往往從買辦經濟活動中獲益,所以不願意和外國皇帝決裂。很多都是從官員那裏調過來的。也有很多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持有官銜,所謂官商。因此,他們不願意和官僚資產階級決裂。很多都是從地主轉來的,很多人把壹部分資本投在了土地上,有了地主的身份。他們需要地主和高利貸者的資金滲透,他們需要地主作為代理人來收集和生產棉花、茶葉、絲綢、煙草和小麥等工業原料。所以我不想和地主階級分手。所以他們更容易妥協。
(4)他們對人民也有兩面性:壹方面,尤其是其左的希望,他們看到了民心可得,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在反對皇帝、官員、封建官吏的鬥爭中,我們希望在具體問題上,在具體時間段上,團結人民,借用人民的力量。但是不想超過極限。壹方面是因為他們是剝削者,特別是他們的右翼害怕人民革命力量損害他們的剝削利益,動搖他們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更害怕群眾。
7.從戊戌變法到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期間,資產階級各派壹致反對農民運動。辛亥革命後,他們獲得了壹些權力,立即轉而反對農民。他們與生俱來的軟弱、妥協和對人民的排斥,決定了他們革命的不徹底性和深刻性。他們的愛國思想從來沒有發展成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從來沒有形成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他們總是希望在帝國主義容忍和封建勢力允許的基礎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有時甚至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某些帝國主義的支持和幫助上。所以他們右翼發起的戊戌變法和左翼發起的辛亥革命都失敗了。
(2)失敗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其目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閉的社會建立獨立的資產階級專政。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帝制,但由於民族資產階級向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屈服,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了。它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1,主觀上:
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只強調反清,建立* * *國體,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他們不想也不敢真正反帝,甚至幻想通過妥協和付出來換取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認可和支持。他們不想也不敢完全反對封建主義,尤其是否定封建土地制度。甚至幻想向封建勢力妥協,以換取* * *和國家制度的建立。他們不想也不敢充分發動和依靠群眾,特別是農民這個反封建的主力軍。他們缺乏壹個強大的革命黨的領導。壹個弱小的階級不會產生壹個強大的政黨。
孫中山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三民主義革命綱領。鼓吹“民族主義”,卻不敢反對帝國主義;“主張民權”,卻不敢發動群眾革命;提倡“民生”,卻不敢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充分表現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動搖性和兩重性。
2.客觀地說:
不像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通常只有壹個封建階級的敵人。而且資產階級足夠強大。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有兩個強大的敵人,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進入近代史後,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中國懦弱的民族資產階級,沒有領導民主革命的決心和能力。
辛亥革命的必然失敗,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 * *生產黨的誕生,宣告了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的破產。
第三,不可避免的歷史飛躍
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兩次革命必須聯系起來,中間不能插入壹個資產階級專政的社會階段。
社會形式的發展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由選擇的。違背歷史發展必然性的反動社會陰謀活動,如“張勛復辟、袁世凱稱帝”,必將遭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抵制和唾棄。
為什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只能是社會主義道路,跨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這是由中國深刻的經濟政治背景和階級性質所規定的,是由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和發展所推動的。
(壹)艱巨的革命任務
1.帝國主義、官僚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相互融合,維持著半殖民地半封閉的統治秩序,奴役著勞動人民。在近代史上,中國資產階級民主“皇帝、官方、封建”的革命對象是三個極其強大的敵人。其維持半殖民地半封建反動統治的能力較近代驟然增強。
2.驅逐侵略中國的帝國主義者,面對的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資產階級列強都占領、剝削和壓迫過中國。
推翻官僚資本主義,我們面對的是中國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掌握了國家機器,資本雄厚,壟斷了國民經濟,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互滲透,關系密切。
當我們打擊封建主義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世界上封建制度最完備、社會基礎最深厚、思想意識最深厚、歷史最悠久的中國封建主義。
3.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先天的弱點和後天的妥協,加上他們的剝削,決定了他們不敢、不會、也不可能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因此,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
皇帝、官吏和封建官員脅迫和拉攏他們,只是為了使他們反對人民革命,決不允許他們發展民族資本主義;革命人民團結他們,是為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絕不會同意他們搞民族資本主義;偏偏他們自己也沒有任何獨立建立國家資本主義制度的權力。